市工商联的一件提案认为,应该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助力“上海购物”。“上海一直都是中国消费经济的代名词,是放心购物、时尚购物、高端购物的集聚地。随着时代发展,以及国内市场进口商品需求的加剧,跨境电商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市工商联指出,在中国外贸增速持续放缓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式,正逐渐成为新常态下转消费方式、稳外贸增长、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据分析,当前上海的跨境电商发展形势总体较好,但与一些兄弟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规模体量不够大,全国十大跨境电商企业,上海只有一家;总体贸易量与浙江、广东等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等。
对此,市工商联提案建议高点定位,搞好顶层设计,结合自贸港建设,将上海定位为全球跨境电商之都,集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在规划发展、政策引导、园区建设、金融资本、通关环境等各方面予以全方位扶持。关注痛点,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关键是加强制度创新,加强政策供给,不断适应新形势、赢得新优势。
“目前针对互联网行业细分的跨境电商行业的资金非常少,跨境电商作为新业态、新模式,更加需要政府资金扶持,建议建立互联网及细分行业产业投资基金,助力上海跨境电商发展。”提案还建议尽快建立“政府部门主导、电商平台主体、龙头电商主力、科研院校主角”的跨境电子商务新规则研究工作体系,可以在浦东择地设立跨境电商园区,集聚产业优势,提升上海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和能级,争取在3至5年内,培育出交易额超千亿的跨境电商巨头企业,打造出总交易额超万亿的跨境电商板块。
本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