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去日本旅行,导游在车上就向我们介绍了三种日本纸币的图案,他说,日本纸币主要分1000日元、5000日元与10000日元,这三种纸币上的人物分别是细菌学家野口英世、女文学家樋口一叶与思想启蒙家福泽谕吉。平时使用最频繁的是印有野口英世人像的1000日元。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野口英世的名字,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是一位细菌学家。
2017年秋天,我去日本福岛旅行,途经一个叫会津若松的古城,这是个仅有11万多人的小城市,又名鹤城,由会津与若松两地合并而成。古城的石墙很坚固,还保留了不少古迹遗址,如建于公元1593年的七层古楼,在1639年已改建为五层的天守阁建筑,白墙红瓦,相当雄伟;另有仿曲阜大成殿的寺庙,仍保存着孔子的塑像。当然,这个城市最让旅人不能不看的是野口英世青春馆。
在街上,我首先看见了野口英世的雕像,一个并不十分英俊的中年男子,略显年轻的面容上有着坦然自若的表情,他的目光凝视着远方。
野口英世青春馆门口放着他的雕像和关于他的介绍。走上二楼,便见到野口英世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图片与文字,在一张大大的地图上标上了他在各国的考察活动的标记,以及野口英世当年使用过的茶具、水壶、杯子与其他用品。一只橱柜上有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正是处于中年时代的野口英世。还有不少照片是野口英世参加各种会议的留影。
野口英世是福岛县翁岛村人,1876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福岛的冬天很冷,家有地炉,童年的野口英世也许是出于好奇心,一不小心将左手伸进地炉内,导致左手烧伤致残。由于这个缺陷,破灭了十分努力学习的野口英世报考师范学校的希望。他的痛苦与沮丧引起全校老师与同学的关怀。为了帮助和鼓励这个倔强好学、成绩优异的少年,大家凑钱为野口英世做了手术。野口英世在感动中作出了一个新选择:放弃报考师范学院,改为学医。1897年他考进东京一家医学院,成绩名列全部考生第一。
野口英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传染病研究所工作。他开始努力研究,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蛇毒,他写出了一份震惊美国医学界的研究报告。再以后,野口英世在研究血清学、小儿麻痹、狂犬病与防治梅毒方面不断取得显著成绩。
他中年后赴非洲考察“黄热病”,他通过亲历与研究的结论,历尽艰难而致力于探求病毒的抗原。野口英世获得了成功,但他在加纳考察不幸传染上了“黄热病”,于1928年5月21日去世,享年仅52岁。他生前曾获诺贝尔医学奖提名。
1929年,纽约的伊曼努尔·伯曼博士向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捐赠了10000美元,设立医学讲席,该讲席就命名为野口英世讲席,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历时8年为野口英世立传的《遥远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鉴于野口英世对生物学、细菌学的杰出贡献,他的头像上了1000日元纸币,成为继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之后,第二个登上千元日币的杰出人物。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
小小的青春馆,让我们每个观光者都对野口英世肃然起敬。我一抬头,只见街上每盏路灯的玻璃灯罩上都画着野口英世的肖像,这位对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正默默地注视着每一个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