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风有颜色。是令人心旷神怡的那种绿色。我们驱车前往舍基,马路两旁,一畦一畦,铺天盖地,全都是绿色的植物,每株高达一米余,叶子很阔,宛如一只只肥大的手掌。掌上,是一簇簇花朵,娇艳的粉红色,呈喇叭状,风来时,它们便化为赵飞燕,忘我地旋舞,释放出大蓬大蓬的热情。
我看得痴了。当地人告诉我,这是烟草花。阿塞拜疆有着适宜栽种烟草的气候和土壤,因此,广为栽种。烟草的叶片在收割时较为费劲,因为它们不是全株统一收获的,而是成熟一片便收获一片。收获后的叶片,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沿途,我便看到好些业者在路边搭了凉棚,晾制烟叶。一束束烟叶,高高地挂着,原本的翠绿色,已经转成了亮灿灿的金黄色。业者表示,烟草处理一般上分为晾制、晒制和烤制几种方式,晾制烟味道较为刺激辛辣,烤制烟则较为绵软温和。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调查显示,阿塞拜疆的吸烟率在全球排名中是偏高的,最令人关注的是,未成年者吸烟率有增长的趋势。
在阿塞拜疆第二大城占贾,我便看到了令我难忘而又难过的一幕。
这天中午,阳光像蜂蜜,甜而柔,天上没有一丝半点云絮,干净得非常透彻。心情极好的我们,决定到一家以烧烤闻名的露天餐馆去用餐。
远远地,就看到一缕一缕纯白而不纯净的烟气耀武扬威地在半空中飘来飘去;一缕还未消失,另一缕又接踵而来,前赴后继,缕缕不绝。
走近一看,大吃一惊。有七八名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正跷着脚,大模大样地坐在长桌旁,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蓬松肥胖的烟气,得意洋洋地在彼此之间撞来撞去,撞得满襟满怀;稚嫩的少年们都装出老气横秋的样子,让恶毒的烟气轻车熟路地在他们的口腔、鼻腔与肺部之间来回流转。
在阿塞拜疆,合法的吸烟年龄是18 岁,为什么这些少年们居然可以如此明目张胆地在公众场合吐纳烟雾呢?
和当地人谈起,他们表示,少年抽烟的现象在占贾是司空见惯的。抽烟的少年大致可以粗分成两类:一类少年来自其他较为落后的乡镇,他们初抵大城,误以为抽烟是时髦的象征,能显现城里人的气派,为了能够取得认同感,便装模作样地冒充烟客,岂料一抽上瘾,成了名副其实的烟客。另一类少年,是占贾人,双亲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们,为了弥补心中的缺憾,便让他们在零用钱上予取予求。这些缺乏家庭关怀而精神空虚的少年,便以抽烟作为发泄的管道,久而久之,烟瘾便如影随形,再也甩不掉了。
雪上加霜的是,法律明文禁止出售香烟给18岁以下的少年,可是,执法不严,许多销售点都没有遵守禁令;少年们只要手上有钱,要买香烟,易如反掌。
一群群乏人监督、无人管教的少年,有样学样,你抽我也抽,臭味相投地成了莫逆之交。在烟气缭绕中,他们尽情说笑,由嘴巴溜出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串笑声,都裹着浓浓的烟味。
遏制青少年滥吸成风的陋习,恐怕是阿塞拜疆当务之急。据说有关方面在2016年已颁布法令,全面禁止有关烟草产品的促销广告,也禁止销售商赞助烟草公司的任何活动。
然而,我认为,治根之道,始于家庭。防范胜于治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