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远翔学校
初一(1)班
从指间流淌出的音乐,温雅得如日光,流动得如小溪,又激烈得如一场热情的舞会。
当阳光溢进了房间时,三岁的我正坐在钢琴前,那时眼睛才高出钢琴一些,两只手放在琴键上,一只是老师的,另一只是我的,看着老师的手指按了下去,我也匆匆忙忙将大拇指摁了下去,老师弹了下一个音,我也接着模仿。噢,糟透了,我已经不知多少次弹错这个音了,这一次已经做足了最充分的准备,手心里全是汗,可却还是弹错了。“没什么的,刚开始学,错了很正常,学着这样做就行。”下课了,老师这样对我说。当天上出现了第一颗星星时,三年级的我正与《致爱丽丝》“做斗争”。明明是秋天,我却穿着短袖,拿着八音盒,放的正是《致爱丽丝》,我一遍遍拧紧发条,一段段地模仿,直到对面楼的灯都灭得差不多了,我才关上钢琴,哼着这曲子进入梦乡。
当江南草绿了又绿,北国风吹了又吹,五年级的我在毕业典礼上,同样坐在钢琴前;当灯光徐徐地打在我身上时,深吸一口气,默念“就学着那样做吧”,一首《解放区的天》回荡在大堂中,可弹到一半时又戛然而止,一丝惊慌漫上心头,又慢慢平静,这才继续下去。现在,钢琴表演上,众人的目光都聚过来,在脑中过了一遍曲子的录音和内容,“学着这样做就行”。灯光瞬间照过来,以前的阳光、星光和五年的挫折掠过心头,力量聚集在指间,猛地,一曲《克罗地亚狂想曲》从指间流淌,直到最后一个有力的结尾音,慢慢地,寂静下来,掌声响起,心里的一角明亮起来。直到如今,指间流淌的音乐不曾断过,而原本似小溪的琴声已汇成大海,“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着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