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顾诗书醉倾城
周清晨
  周清晨

  浙江省平阳

  新纪元学校

  蓝田校区

  初二(4)班

  如果要概括我与诗书的情缘,那“初见惊鸿,再见倾城”最合适不过了。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自小,诗词便如这诗中佳人没有来由地闯入我的世界。

  很多人首读之诗是诸如《望庐山瀑布》《咏絮》等,其文朗朗上口,孩童默诵毋需甚解。而我呢?我从小读熟的第一首古诗却是《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首诗仙李白的长诗被今人剪辑成多个版本——绝句、律诗、长诗……

  而我却能背诵整首长诗,从头至尾,一气呵成。这首诗不仅蕴含了儿童的率性与天真,又糅合了古代神话,有趣至极。

  有这首《古朗月行》打底,再读《咏絮》就容易多了,“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小时候与外公在村子里住过一段时日,偶有一日出游芦苇荡,才真正领略了“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从那以后,我读诗不再不求甚解,愈发喜欢在诗词的海洋中咬文嚼字,上下求索。

  豆蔻时节,正是少女怀春的年纪,虽然至今未尝这心动的滋味,但此时趁势品读那些缠绵多情的《诗经》、宋词,岂非正好?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先生的这支《卜算子》词浅意深,蕴味非常,颇有些《上邪》《子衿》的感觉。我虽未到怀春的年纪,读这些诗词,却也能领略到初恋的懵懂美好,憧憬一场美丽的邂逅。

  对古诗词喜爱如痴,并不影响我对新诗的欣赏。“现在呢,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我哒哒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悄悄是离别的笙箫……默默是今晚的康桥。”《乡愁》《错误》《再别康桥》这三首诗是我极为欣赏也极其喜爱的,轻诵文稿,看夕阳红霞褪尽,归鸟的羽翼染上夜的色彩,感受天地间那浓得几乎化不开的愁绪,心头也淡淡晕开了一抹宿命的紫色。

  每一个人都是极为矛盾的个体,就像屈原一面感叹世道污浊一面悲叹自己的清白,像曹孟德一边强调自己对大汉忠心不二的赤诚,一边暗度陈仓谋权窃国,像苏东坡明明心中悲伤落寞还自嘲闲人月下漫步。反观自己,向来言语喧闹,但在读诗的意境里,我却也可以安静一个下午。

  且诵且行,我与诗书的故事就像文成公主轻揭头纱,就像杨玉环初遇唐明皇,都遣散了半世烟花,风华刹那。这些倾国倾城的故事,毋需鲜衣怒马演绎,铅墨淡香渲染,只需一次回首,一番吟咏,便可体味。

  一盏孤灯,一卷诗书,于我,就是美景良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顾诗书醉倾城
青春
那难以忘怀的味道
茶色时光
我欢喜上海闲话
美丽的季节
神厨妈妈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A23顾诗书醉倾城 2018-03-25 2 2018年03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