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只解燃眉之急 不能代替家长之责~~~
只解燃眉之急 不能代替家长之责~~~
只解燃眉之急 不能代替家长之责~~~
只解燃眉之急 不能代替家长之责~~~
只解燃眉之急 不能代替家长之责~~~
     
2018年03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解燃眉之急 不能代替家长之责
私人晚托班不该成监管盲区
陆梓华 王蔚
  为了解决自己女儿放学后的看护问题,曾是本市一所中学骨干教师的冯老师辞去了工作,办起了晚托班。“不能带电子设备,做完作业的孩子不能影响别的孩子。”这是冯老师给她的晚托班定下的规矩。冯老师坦言,虽然晚托市场有潜在需求,但是无论从老师的视角还是家长的视角来看,对这一市场的监管还十分缺乏。

  有的晚托班紧邻着马路或者餐馆,甚至是一些娱乐场所,并不利于孩子静心学习;有家长提出供应晚餐的需求,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又如何保证?“既然家长有需求,那么工商和教育部门能否携手出台一些规范,颁发资质证书,真正把这个市场管起来,也让我们更有底气。”冯老师还提醒,晚托解决的是家长的燃眉之急,但并不能替家长担负起陪伴孩子成长的职责。

  有着近20年教龄的小学班主任石老师对此有着相同的观点。“有的机构老师为了让家长满意,会盯着孩子把作业做完,但是长此以往,一些孩子反而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变本加厉地磨蹭。”石老师说,她的班上就遇到过这样的孩子,随着孩子年级上升,习惯越难纠正。她强调,无论参加晚托与否,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家长不能有把孩子一“托”了之的想法,习惯和方法的培养,爸爸妈妈必须花力气。

  “说学校不像学校,说饭馆不像饭馆,说俱乐部又不像俱乐部,教育、卫生、工商‘三不管’,这就是目前这些校外民营晚托班的最主要问题。”有业内人士说,师资质量差、晚餐质量没保证、接送车辆不属于正规校车,把孩子送进去托管,出了事情或很难维权。目前,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范围基本上不涉及校外托管班,国家和地方也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学生托管机构的管理规定。晚托班一般都设立在学校周边,从形式上看,这与家政服务公司提供的“保姆式”“家教”式的辅导、看管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它又涉及到师资力量、辅导质量,还会涉及到饮食卫生和消防安全。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如果培训机构要开展晚托服务的业务,也应当履行必要的报备手续,特别是应当先送交教育部门进行“前置审批”。而对于私人作坊性质的晚托看护加“小饭桌”服务,应当列入取缔范畴。

  本报记者 陆梓华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3点半放学 “空管期”现“抢着管”
公益晚托班仍有困局需打破
晚托衍生出无尽的话题
私人晚托班不该成监管盲区
三个学校晚托典型
新民晚报新视界A07私人晚托班不该成监管盲区 2018-03-25 2 2018年03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