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学校晚托典型
陆梓华 王蔚
  ●卢湾二中心小学 再晚也有老师陪

  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校长陈瑾介绍,每天下午3时30分至4时10分是“快乐40分”时间。跟随该校教导尤文菁在校园中兜了一圈,记者看到,孩子们除了可以在教室里完成作业,还有22个兴趣小组,授课的有本校老师,也有来自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老师和社会机构外聘教师,所有课程全部免费。四年级女孩郭奕凝和刘欣珧既喜欢在“生活中的科学”课堂上做实验,也享受在练功房里翩翩起舞。17时过后,底楼玻璃房内有20多名孩子开始看书、做作业。如果18时还没人来接,也会有值班老师一直陪着孩子。

  ●中远实验学校 快乐特色活动多

  “我校的晚托,以‘自主作业+快乐活动’为主要内容,学校许多特色项目或社团活动,如管乐、篮球、射箭、信息、棒球等,都充分利用晚托和放学以后的时间让孩子们得到充分发展。”中远实验学校校长陈婷说,学校始终坚持晚托服务,并融入素质培养之中。二年级组长张丽老师说,去年9月以来,学校整合了晚托与快乐活动,如二年级,每周一下午安排运动,周二到周四由音乐、美术老师进各班级,组织孩子开展快乐活动,老师们也会利用晚托或放学后的时间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开展补缺补差。

  ●复旦小学 师资来源多元化

  放学后,长宁区复旦小学教学楼底楼的“博雅学习空间”内就喧闹起来。去“快乐阅读”空间读书,去“欢乐剧场”看科幻片,去打乒乓球出身汗……校长董海佳介绍,学校的“快乐拓展日+”内容分为四大板块共22门课程,包括乒乓球、围棋、点心烘焙、乐高机器人等。其中,快乐阅读和欢乐剧场板块的活动可以随时参加,阳光运动、博雅学院的课程则须在学期伊始报名。如今,为孩子带来“快乐拓展日+”的,不仅有学校老师、专业机构外聘师资,还有好几位像老黄一样的社区志愿者。        本报记者 陆梓华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3点半放学 “空管期”现“抢着管”
公益晚托班仍有困局需打破
晚托衍生出无尽的话题
私人晚托班不该成监管盲区
三个学校晚托典型
新民晚报新视界A07三个学校晚托典型 2018-03-25 2 2018年03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