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刻骨铭心的文化情缘
张丽华
  张丽华

  草长鸢飞,春日烂漫,再没有比春天更适合阅读的了。王国维有诗云:“万木沉酣新雨后,百昌苏醒晓风前。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春天,总让人与阳光灿烂、青春活力、鲜花少年、万象更新等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于我,在书店安静地独处一个下午,是非常美好而享受的事。

  书本是记忆顽固存在的形式,书店则是收藏城市记忆的地方。在虹口的北外滩地区,曾经有一家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的小书店,由于它开在不沿街的办公楼附近,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这家小书店一直默默经营着,迎来送往那些老客人和为数不多的新客人。那时,书店更像是一个私人图书馆,你可以安静地在那里看书、办公、写作。店员都是老相识,点头致意即可,然后各自专心于自己的活儿。店里的选书、书籍的分类与陈列都令人印象深刻,这个独立又温暖的“小据点”曾让我无比留恋,一度窃喜自己可以完全占据它而不被外人知。

  2016年夏天,这家小书店摇身一变,成了一家 “网红书店”。英伦风格的设计,在原先小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书店面积拓建至1500平方米,最大的主会场即图书馆区域可容纳120人以上。络绎不绝的网友和读者从全国各地扎堆前来观摩这家“沪上最美书店”。从原先的“小而美”到如今的“网红”,有些东西注定要失去。然而在新时代,书店的涵义一直在拓展,“温暖的小据点”也可以变成“文化空间的集大成者”。书店身份角色的转变是为了满足与引导大众对文化消费的诉求与期待。

  从2017年到2018年,我跟随这家令我颇为“陌生”的书店的脚步,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文化活动。除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或高品质或高人气的文化类讲座,书店有了十分明确的专注点——人物传记,并出版了诸多知名品牌创始人传记。此外,书店空间更加开放了,它成了音乐厅、博物馆,甚至是画廊。令我至今难忘的还属2017年5月的“古典音乐季”,容纳了古董名琴展览、午间音乐会、音乐文化讲座、室内音乐四重奏等模式,让人们在书店的氛围里沉浸于高雅艺术,展现实体书店的先驱风貌。此外,专注于通识教育的讲堂系列更是令人抚掌称好,大家鸿儒们从“东西方多元文明的比较”聊到“哲学的现代性”,从“全球经济新动能”聊到“引力波和量子力学”,这个系列讲座已陆续举办了两年,于我们读者群而言是珍贵的识科学、识社会、识人类的高校课堂,于书店经营者而言,是他们坚韧的文化关怀和社会责任的彰显。

  我还很喜欢他们组织读者“从书店出发”,用行走的方式体察海派历史,挖掘书本中人物与城市的关系。犹记得当时40人的行走团队,分两组,于滨江贯通开放后的第一个周末,一路听着船鸣,讲着故事,观看着虹口的历史前行。

  也许,这就是一家理想的书店的模样,它不仅仅是一间好书的收藏场所,更应成为一座都市的文化源泉,激发人们在这个空间里伸手触摸到智慧的边缘,体会生命中最重要的趣味。

  仅仅在这家“建投书局”里,我似乎就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文化情缘。趁着春光好,如果你走入这家书店,请替我献上我的吻。

  十日谈

  春之声系列之二

  踏春记

  责编:郭影

  穿过久光与静安寺之间的“庙弄”,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每月的国学讲座总是人满为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莫斯科纪行
荷塘消夏
乡下的婚礼
风吹麦动
“奋斗的幸福”十日谈征文
书衣浅见
一场刻骨铭心的文化情缘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7一场刻骨铭心的文化情缘 2018-04-22 2 2018年04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