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的偶遇得益于街艺表演点的再度扩大,今年五一期间,徐家汇公园、东方商厦、虹口北外滩的加入让街头艺人的表演点增至9个,这也是龙凤字画家邢光海持证上岗后第一次来到徐家汇摆摊(见上图)。在市演出行业协会的排班表里,他通常在静安公园驻扎,一个行李箱、一张折叠桌、一台电瓶车让他来去自如,10分钟便可以摆出一个挂满作品的工作台。
五彩缤纷的龙凤字一挂出来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一位父亲现场请邢光海为女儿何宇琳设计了一幅字,边看还边为女儿讲解:“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奶奶就给我画过,现在爸爸也给你画一幅。”邢光海左手指缝间夹了4把画刷,右手随时抽取相应的画刷,两端分别在调色盘蘸上双色墨汁,几秒钟的悬空构思后,他将竹报平安、一帆风顺、旭日高照、百鸟朝凤等寓意融入笔画中,短短5分钟便将作品交付给顾客。
工作台上,有两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面用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等各国语言写满了姓名。这两本笔记本陪伴着邢光海走过美国纽约唐人街、日本横滨中华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国街头。说起多国的街头艺人经历,邢光海津津乐道,美国人最喜欢画的是老鹰、海豚,日本人则喜欢樱花和熊猫。有一次在马来西亚的街头,一个迪拜顾客信誓旦旦地说,邢光海绝对不可能画出自己的名字。当邢光海将龙飞凤舞的阿拉伯语姓名摆在这位顾客面前,迪拜人兴奋地尖叫,直呼难以置信。
今年1月在纽约举行的“欢乐春节·上海文化周”期间,邢光海专门为一群特殊的孩子义务服务了一天。他们是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孤儿,虽然一样是黄皮肤黑头发,却讲着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看到邢光海的龙凤字,这群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排队,想要一幅自己专属的画。邢光海忙得根本来不及画,结束后手疼了3天,他却倍感欣慰,因为自己,让这群孩子离中华文化又近了一步。
当被问及哪里摆摊生意最好,邢光海立即指出:“‘生意’这个词不恰当,我们摆摊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喜欢这个展示、交流艺术的平台。”多年在上海做街头艺人的经历,让邢光海拥有了一群忠实粉丝,他们经常跑到静安公园去找他画画,有些也会直接给他发微信下单。为了推广龙凤字,邢光海专门编写了一套20课时的教材,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学生中也不乏对龙凤字感兴趣的外国人。
持证上岗,让邢光海获得的不仅是市演出行业协会的背书,更是作为街头艺人的尊严。邢光海回想起当年被城管驱赶的日子,不由得感叹,来上海真是来对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能够在上海成为被保护的对象。邢光海今年已经50岁了,在便携小马扎上坐久了会腰疼。只要排班表确定后,不管严寒酷暑他都会提前来到表演点,他说:“街头艺人,春天有,秋天有,高温天、低温天怎么能没有?去年夏天41°C的时候我还在外面,就是想坚守这个岗位,得之不易,我们都很珍惜。”
见习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