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多患者从“术后促进康复”中获益
乔闳
  由全国1000名骨科、普外科和麻醉科等临床医生和近28000名公众参与的“我的疼痛观”调查结果日前发布,调查显示:99.7%的医生和90%的公众认为有效镇痛管理可以加速术后康复,87%的公众表示在未来手术中愿意选择术后镇痛药物来减轻疼痛,70%的医生在术后为患者使用了合理的镇痛药物帮助患者加速康复。可见,加速康复外科在我国发展的十年间,临床应用初见成效,已在全国多家医院、多个科室、多种手术中取得成功。

  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是加速康复,这个“加速”不是盲目地一味图快,而是经过一系列循证医学证据的,证实有效优化的举措,贯穿手术全程,住院周期缩短,病痛得到缓解,“返工率”降低,也就是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都包含在加速康复外科综合考虑的范围之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主任姜建元教授介绍,加速康复外科在骨科的应用优势尤其突出,骨科病人都是以疼痛为主诉的躯体障碍来就诊的。经过疼痛治疗理念的更新,从被动镇痛到今天的主动镇痛、多模式镇痛,以前病人痛了再用药,现在按时用药,在疼痛出现之前就加以阻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俞卫锋教授指出,疼痛的管理和控制是加速康复外科的核心内容,其中最关键的是镇痛方法和药物选择。医生应用多模式镇痛管理,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同一种止痛药带来的副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充分控制疼痛,使患者更早下床活动、进行康复锻炼。加入选择性COX-2抑制剂等多种镇痛药物后,虽然多用了药,但是实际上比单一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带给病人的花费反而降低了,因为镇痛效果没变,副作用少了,病人恢复快了,总的治疗花费就会减少。这是多模式镇痛的理念。现在还强调预防性镇痛,强调疼痛产生之前就要用镇痛药,甚至在手术全程都要进行预防镇痛,术前、术中、术后只要疼痛过敏就要镇痛。

  未来,加速康复外科将启动多中心研究,制定适合中国医疗环境的不同的疾病诊疗临床路径,推广多学科协作模式,促进学科发展,更好地迎接加速康复外科在中国的下一个十年。  乔闳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郊野大地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扫码关注新民康健园官方微信
预防接种为儿童撑起“健康保护伞”
微创“拆弹”隔绝腹主动脉瘤
更多患者从“术后促进康复”中获益
科普活动
新民晚报康健园A23更多患者从“术后促进康复”中获益 2018-04-30 2 2018年04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