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上海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上海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2018年04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三大文化”提升城市精神品格
上海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孙佳音
  首席记者 孙佳音

  文化于上海,是在中共一大会址再次举手、握拳,重温誓言的普通党员;是走出国门一展风采的国内顶尖文艺院团;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盛大的红毯和排队的影迷;是亚洲第一大游戏展上年轻人的欢颜笑语,是这座城市一年四万场次的文艺演出,是五年百部精品的创作目标……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重要标志,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

  紧紧围绕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战略目标,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决策部署,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市委宣传部会同全市各相关单位,形成了《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计划”)

  “计划”瞄准国际标准、坚持国家站位、突出上海特色,明确了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四层级体系。第一层级为顶层目标,即打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品牌任务,第二层级是三大品牌衍生的12项专项行动,第三层级为支撑12项专项行动的46项抓手,第四层级为由46项抓手具体细化分解形成的150项重点项目。

  红色文化

  计划指出,要用好用足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发掘宣传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的光荣历史,大力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的建党精神。打响红色文化品牌,要实施“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和理论研究传播品牌建设等两大专项任务,要打造建党历史资源高地;打造建党精神研究高地;打造建党故事传播高地;打造思想理论创新高地。具体来说,除了抓好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筹建工作,上海还将对现存40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分类梳理,明确保护要求和保护范围:对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重大纪念场所,挖掘资源、扩大场地、充实内容、完善设施、拓展功能;对中共中央阅文处旧址、《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张闻天故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等进行保护和修缮……立足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光辉历程,把建党精神与城市精神结合起来,把红色血脉与城市文脉结合起来,推进各个艺术门类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重点推进长篇报告文学《起点》、电影《一个政党的诞生》、纪录片《大上海》、沪剧《匿名者》《敦煌女儿》、话剧《新青年》《追梦云天》、歌剧《李大钊》《田汉》、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等的创作。

  海派文化

  “计划”指出,要用好用足海派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打响海派文化品牌,共有八大专项行动,要结合贯彻落实“上海文创50条”,打造一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海派文化品牌。

  比如要着力打造海派文艺高峰,精心实施五年百部精品创作工程。比如扩大节展国际影响:推动上海国际电影节综合影响力进入国际A类电影节前三位;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打造成为亚太地区最专业的演艺交易平台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节之一。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打造成为世界第一大游戏展。提升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海佘山高尔夫冠军赛、环崇明岛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选、中国上海童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等的知名度。

  江南文化

  “计划”指出,要用好用足江南文化资源,着力在保护传承、创新转化、拓展提升、普及教育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市民文化归属感,引导人们从正确认知历史中走向未来,从延续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具体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江南文化研究发掘展示两大专项行动。首先要加强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未来三年,市委宣传部将会同市文广影视局、市教委、市社联、市文联、市作协、市文化基金会等单位,着力打造中华创世神话艺术创作高地,全方位创作一批文学、舞台艺术、广播影视、美术、网络文艺、群众文艺精品力作,开展好《中华创世神话史诗》、电影《大禹治水》、越剧《素女与魃》、戏曲《神话星空》、歌剧《炎黄曲》、3D舞台剧《创世神话漫游记》等重点创作;着力打造中华创世神话学术研究高地,组建研究团队,开展专题征文,启动“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大系”编撰,建立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基地,举办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办好《中华创世神话》辑刊;着力打造中华创世神话教育传播高地,推动神话研究和创作成果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策划专题文化活动和讲坛论坛,推动中华创世神话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走出去”,开展中华创世神话文创产品开发。

  江南特色历史风貌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一次也被着重提出。比如要重点保护好代表上海海派文化特征的730万平方米石库门里弄建筑。比如要重点保护好上海3435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做好青龙镇遗址考古发掘和商船会馆保护修缮工作,开展长江口一号和二号沉船遗址水下勘探;要加强广富林文化遗址保护,打造留存“上海之根”文化记忆的博物馆集聚区和非遗技艺传承区。据最新消息,该遗址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开放,并将逐步建成26个各类主题展示馆、纪念馆和陈列馆建设。

  五个目标

  为了使奋斗目标更为清晰,更为具象,市民的感受度更高,“计划”同时也将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这一总目标细化为五个分目标,即,城市特质更加彰显、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创产业更加发达、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优秀人才更加集聚。

  除倚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城市特质,就文化事业,“计划”指出要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打造2个以上平台级新媒体、2家以上国内领先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就文创产业,“计划”布局更健全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要求文化创意产业支柱性产业地位更加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3%以上,成为与北京市齐头并进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重镇;就文化交流,除重大节展赛事在各自领域的国际排名全面提升外,“计划”对文化“走出去”更加深入,城市文化世界影响持续扩大也有明确要求:保持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内领先优势,力争城市国际形象进入国际权威排行第一阵营;就优秀人才,“计划”明确指出,未来三年要培育集聚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500名,重点培养资助1000名优秀文化人才,培训5万名宣传文化人才,使上海成为一流文化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郊野大地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以“三大文化”提升城市精神品格
12大文化专项行动
“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上午开幕
新民晚报要闻A02以“三大文化”提升城市精神品格 2018-04-30 2 2018年04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