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论研究传播品牌建设。重点是加快推动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建设;
组织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系列课题研究。
3城市精神弘扬。重点是培育践行城市精神的先进典型群体。办好“光荣与力量——感动上海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美丽上海追梦人”重大先进典型专题发布活动、“上海好心人”评选活动等。
4人文历史展示。重点是梳理上海名人资源,以多艺术品种创作、多产品系列开发、多媒体渠道传播上海历史名人、近现代名人、当代名人故事,打响“上海名人”品牌。
5媒体创新发展。重点是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包括重点打造《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措施;加快推动融合转型,以及创新开展国际传播。
6文艺高峰攀登。重点是推进“五年百部精品创作工程”。以文学、影视、舞台、美术、群文、网络六类文艺体裁为重点,聚焦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重大现实题材,紧扣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创作推出百部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质的主旋律“扛鼎之作”。以及,深入推进“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
7文教结合提升。重点是提升高端人才培养水平,实施紧缺人才引育计划,实施紧缺文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计划。
8品牌节展提质。重点是推动上海国际电影节综合影响力进入国际A类电影节前三位。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打造成为亚太地区最专业的演艺交易平台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节之一。
9公共文化服务增效。重点是保障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向公众开放的面积不少于90%,同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范围。
10文创产业腾飞。重点是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建设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巩固国内网络文化龙头地位等,同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1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重点保护好730万平方米石库门里弄建筑、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和工业遗产、二战犹太难民居住区等。
12江南文化研究发掘展示。重点是将上海大世界打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平台。加强“一带一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