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用户画像
范洁
  范洁

  21岁空姐乘顺风车遇害案件,以确认行凶司机溺亡告破,但对网约车安全漏洞的追踪并未终止,矛头直指平台审核不严、监管不力,也让一个令人瞠目的评价系统浮出水面。

  在许多网友晒出的截图里,除了用户预设的性别、年龄、职业,还有来自过往车主的评价:“不化妆也漂亮”“肤白腿长”“体香扑鼻”……让人想入非非的标签,不仅外界可见,而且无法删除。也就是说,下一名车主在接单前,就能凭借这些评头论足,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乘客画像”。

  司乘互评,本是一个选择参考,预判司机是否准时、有无危险驾驶,乘客是否违约、有无正常付费等,但现在显然已经超越正常范畴,严重侵害隐私,给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

  如果说网约车的印象标签,是一种“看得见的恶意”,那么更多隐私问题背后,则是“看不见的黑手”,防不胜防。比起车主的“乘客画像”,大数据引以为豪的“用户画像”,要更精准、也更危险。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针对个人身份、位置信息、以往选择、使用偏好采集而成的“用户画像”,初衷是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但当信息的天平失衡,“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惊喜,也成了“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的噩梦。

  例如不久前曝光的“大数据杀熟”:在电影购票平台充值了会员,推送的票价反而比非会员更高;同样的行程打车,苹果手机所见价格比安卓手机更高。精准营销成了精准杀熟,一旦泄露为人所用,或进一步变成“精准诈骗”。

  因此,有人选择关闭共享位置等授权,有人回到网页时代启用隐身模式,有人呼吁被网络遗忘的权利。去年6月,《网络安全法》实施,提出“删除权”:“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删除其个人信息。”然而,且不论行使“删除权”的高昂成本,诸多让我们成为“透明人”的信息,也并不在法定删除范围之内。

  用户画像并非个例,都有硬币的两面,这背后不是“科技原罪”,而是“商业套路”。希望监管的速度更快些,力度更强些。毕竟,我们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高级评审:违背师德一票否决
1.5学年平台培养+2.5学年专业培养
用户画像
彭浦新村有了“健康护卫队”
本周六中国旅游日65个景点门票半价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用户画像 2018-05-15 2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