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美丽上海追梦人”上海市重大先进典型专题发布第四季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绍旭
“做地标,要对得起历史!”
邵宁
■ 杨树浦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绍旭把建设安全美丽的城市公共空间,当做最大的幸福 资料照片
  去年年底,黄浦江两岸滨江45公里全线贯通,昔日“养在深闺”的岸线,成为市民赏景、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为了绘就这美丽画卷,无数建设者奋战在工地,倾注心血,贡献智慧。杨浦滨江公共空间项目经理刘绍旭就是其中一位。

  “共产党员不带头谁带头?”

  今年39岁的刘绍旭,人称“印第安小子”。肤色太深,都是被太阳晒出来的。

  打通断点,构筑亲水平台是滨江最主要的工程之一。但施工平台漂浮在黄浦江中,受到过往船只掀起的波涛和潮汐的影响。为了防止施工平台撞击建设中的亲水平台,操作中需要用小船把施工人员送入亲水平台下部。可是,万一涨潮,水位把小船顶在亲水平台下,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刘绍旭二话没说,拿起救生衣上了平台。

  刘绍旭是山东人,2002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便到杨浦区建设集团和住房保障中心工作,干水上项目是头一回。站在平台上,江水反射着阳光,时间长了腿发软。有一次中午太阳特别猛,他的眼睛被刺伤,疼了一个星期。

  工程结束,刘绍旭才敞开心扉:“说一点不害怕是假的。但我是共产党员,又是工地负责人,我不带头谁带头?”

  来之不易的“涛声依旧”

  “涛声回响”,是杨浦滨江的一个特色景观。前来参观游玩的人们,却不知道,这“涛声依旧”来之不易。

  原来,过去单薄的防汛墙在巨浪拍击下,会发出巨大的涛声。但亲水平台的建设将使这一声音景观闷在平台下面消失不见。刘绍旭带领团队跟设计师沟通后,决定将部分亲水平台制作成透水又透气的钢格栅,游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黄浦江的潮起潮落;而示范段处本来是纺织厂,把防汛通道制作成纺车形状,也是对杨浦“百年中国工业摇篮”的纪念。  

  项目团队发现,原先工厂留下的金属柱杆,锈迹斑驳,仿佛时光都凝固在这自然“氧化”的杰作中。刘绍旭来了灵感:如果在沿江栏杆、灯杆上造出这种暗红的“锈色”,不是能够呈现出新与旧、历史与现实交错的独特效果吗?可几轮实验,锈板不是油漆“爆面”就是“短命”。刘绍旭带着项目成员与厂家共同研制,终于开发出看似锈迹斑斑,却不沾手不沾衣,金属纹理清晰的柱杆。这项首创的研究还申请了专利。

  刘绍旭常说,对于贯通工程要像做盆景一样精雕细琢,因为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是上海的地标,“我们要对得起历史!”

  让老物件讲述过去的故事

  滨江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刘绍旭将原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原厂房、码头遗留的老物件,在他眼中都是宝贝。

  去年,在上海船厂道路施工过程中,工人发现了埋在地下的老船排。原来,100多年前没有起重设备,轮船造好后,是通过由巨大的圆木组成的船排推下水的,这也是上海最早的船厂船排。刘绍旭立即下令停工保护。如今,原貌重现的老船排,很好地保护了历史文物和船厂记忆,人们漫步滨江时一低头就可以看到。

  滨江45公里杨浦段贯通后,刘绍旭继续奋战在杨浦大桥以东到定海桥2.7公里的贯通段上。这是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空间的延伸段,也是今年杨浦区的重点工作,年内就要开放。

  本报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美丽上海追梦人”上海市重大先进典型专题发布第四季
   第A09版:“美丽上海追梦人”上海市重大先进典型专题发布第四季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半路出家”的植物守护人
“做地标,要对得起历史!”
奋斗就是幸福
与旅客美好互动是最大幸福
“黄金4分钟”让患者起死回生
从“卖菜姑娘”到“党建头雁”
新民晚报“美丽上海追梦人”上海市重大先进典型专题发布第四季A09“做地标,要对得起历史!” 2018-05-22 2 2018年05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