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台风“安比”席卷上海,这是1949年以来直接登陆上海的第三个台风,也是2000年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台风。防汛指挥、停航封桥、电网应急、近20万人员迅速转移……一切都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为的是确保每一个生命安然无恙。
在此前两天,上海早已严阵以待,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周密部署、通力合作。风雨交加中,上海未发生重大事故,也没有人员伤亡,超大城市的运行始终平稳有序。台风刚刚离去,昨天14时15分,崇明长江大桥便已恢复通行,两大机场航班也很快恢复起飞。
尽管科技飞速发展,上天入地已不在话下,但在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依然显得那么渺小。不少发达国家遇到气象灾害同样损失惨重。本月,日本西部地区暴雨灾害遇难人数超过200人,其中70%是60岁及以上的老人。日本防灾预警机制相对健全,民众防灾意识较高,但这次暴雨还是造成这么多人遇难,让人震惊。去年,美国遭遇16个气象灾害事件,导致360多人死亡,损失达3060亿美元。其中去年8月的“哈维”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250亿美元。
因此,面对极端天气,必须做最困难的估计和最坏的打算,对之以最充分的准备,用一种近乎超常规的底线思维,才能保障城市平安。市领导要求,防灾抗灾,要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劳民伤财”、不怕十防九空,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能有任何侥幸麻痹思想。市各条战线提前进行了防汛防台动员部署。
一线抢险,奋战在狂风大作的海岸边;枕戈待旦,在最需要的地方度过不眠之夜。无数城市守护者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每一个市民的安全。上海公安6万警力全员上岗,他们在街面巡逻,加固各类挡板,检查全市高架的防噪屏,不让一颗螺丝松懈。昨天,全市110的警情环比下降了18.29%。崇明新海二村一位106岁的老太不愿撤离,社区干部上门8次,最后终于说服了她,将她送到附近的养老院避险。更多的平安志愿者在风雨中守望相助,把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了被安置人员手中。
台风“安比”,这将是一个令所有上海人难忘的名字。它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对于极端天气的整体应对,更让我们看到了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关怀,看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