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徜徉在古诗词中的七夕
汪 翔
  汪 翔

  七夕,民间又称乞巧节、女儿节,为我国农历每年的七月初七,因为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传说,所以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作为一个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写下了大量不朽的诗篇。在七夕吟诵经典诗篇,何尝不是一种风雅的时尚之事。

  《诗经·小雅·大东》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牛郎织女神话最早的诗歌记载。

  汉末乐府诗《迢迢牵牛星》是一首著名的以牛郎织女传说为主题的爱情诗,诗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歌哀怨伤感,令人惆怅。

  晋诗人苏彦《七月七日咏织女诗》里描绘了当时人们七夕晚上设宴办晚会,守夜乞愿的场景。“欢宴未及究,晨晖照扶桑。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寥寥几笔表现了欢乐短、别日长的略显惆怅的情绪。

  隋唐时期,七夕诗歌丰富充盈,或抒情,或思乡,或记事,不一而足。孟浩然《他乡七夕》道:“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七夕时节,诗人独自漂泊在外,羁旅之愁可想而知。杨璞《七夕》道:“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从歌颂神女到凡间的女子,对女性智慧的赞美溢于言表。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是七夕情诗中的名篇,比翼鸟、连理枝成为经久不衰的爱情名言。

  宋代,描写七夕的诗词可谓汗牛充栋,著名词人如苏轼、柳永等都有咏七夕佳作。

  苏轼《菩萨蛮·七夕》:“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浪漫的想象,把短暂的相逢,延展为与天地同在的永恒的爱情。

  最脍炙人口、最具温情气质的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两人心心相印,何必在乎非得长相厮守。

  李清照《行香子》唱尽痴男怨女情:“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诗人担心风雨阻碍了牛郎织女的相会,其实也在感叹着自己的命运,正是天上人间一处愁啊!

  徜徉在隽永的古典诗词里,品味这些传诵千古的诗句,感受古人七夕节的浪漫,别有一番情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幸福
上海人的拎得清
追梦
我的心
遇好茶如遇故知
日照金山(摄影)
徜徉在古诗词中的七夕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徜徉在古诗词中的七夕 2018-08-13 2 2018年08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