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知比行凶更让人感到羞耻
石川
  ◎ 石川

  读书不同看画,画是空间体验,只需往跟前一站,所有细节就会一览无余。阅读却像是沿着时间的小径散步,每翻过一页,都会有别样的风景和别样的感悟。

  《朗读者》就像一本书,同一个故事,同一组人物,每翻一页,就会看到它的不同侧面。故事开头,讲的是一段姐弟恋:一位爱阅读的弟弟迈克,邂逅了一位和善的大姐汉娜。他俩各取所需,迈克在汉娜丰满的肉体上宣泄了少年勃发的情欲。汉娜则从迈克的低声诵读中,聆听到拉丁语、希腊语那美丽动听的辞藻和音律,感受到荷马史诗、契诃夫的《带小狗的女人》、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些古典名著中,那遥远、陌生却又五彩斑斓、热气腾腾的世界。

  尽管这段姐弟恋无疾而终,却给了故事一个暖色而浪漫的开局。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它就此牵出了一段残酷且黑暗的前尘往事。原来汉娜战时曾是一座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她负责挑选囚徒,送他们去受死,只是为了新来的犯人腾出足够的铺位。在押运犯人途中,被临时当作囚室的教堂遇袭起火。为了避免犯人脱逃,她竟冷血地锁住大门,成为一起导致犹太人伤亡惨案的元凶。

  剧情再翻到法庭审判的一页。此时的迈克,作为一名法律系的学生也来旁听庭审。他远远看见被告席上那个脸色苍白的女人竟是汉娜,想起两人那段鱼水之欢,感觉就像吞下了一只苍蝇。可是,面对法官逼问,汉娜却振振有词:我是看守,这是我的工作,我只是在尽我的本分。法官说她狡辩,她却反问法官,假如换成是你,你又会怎样?

  冗长的庭审让迈克方寸大乱。他记忆中那个温柔、性感的汉娜,怎么可能是个冷血杀手?教授说,社会不是依靠道德,而是依靠法律来运作。汉娜的所作所为,关键不在对错,而在是否合法。她的罪行是否成立,法庭不论立场,只看证据。恰在此时,汉娜又做出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惊人之举。法官要验她的笔迹,她却推开纸笔,当庭认罪,引起庭上一片大哗。迈克忽然联想到过去她那一连串可疑的细节,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喜欢听他念书的汉娜,竟是个连名字也不会拼写的文盲!这是一个让她终生羞于启齿的秘密,为了避免真相败露,她宁愿当庭伏法。因为在她眼里,无知比行凶更让人感到羞耻。

  作者大概是想以此来凸显知识的伟大。文盲并未让汉娜失去善良,却让她与理性赖以存在的深度思辨和反省能力擦肩而过。她情感充沛,态度积极,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她守规矩,尽本分,懂得依靠外部制度的约束来建立情感和道德秩序。但她从不主动怀疑和反省,以至于最后被沦为制度、规矩的帮凶尚不自知。这才是汉娜悲剧的真正根源。似乎这一切都应归因于文盲和无知?我觉得还有些缺乏说服力。希特勒并不无知,戈贝尔甚至是海德堡大学的哲学博士。他们是一群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但为什么会沆瀣一气,犯下一堆令人发指的滔天大罪?

  影片结束时,并非所有疑问都有了答案,我们需要继续追诘下去。假如知识是一个圆圈,也许答案还漂浮在圈外某个未知空间。人类只有不断去拓展知识的边界,把知识圆圈越做越大,说不定有一天,才会发现你要的答案,原来就在你眼前不远处的地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雅加达之光
   第A11版:雅加达之光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偷书贼》:战争生死书
无知比行凶更让人感到羞耻
《查令十字街84号》:温馨隽永精湛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影视A17无知比行凶更让人感到羞耻 2018-08-19 2 2018年08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