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中,他饶有兴味地谈起:“在欧洲,并非所有音乐会或是演奏会都能赢得观众的敬意。事实上,欧洲观众要比中国朋友们想象的直接得多——觉得过得去,礼貌地起立鼓掌;觉得不中听,嘘声也毫不客气。就我看来,最好的演出就应该是掌声和嘘声对半,那说明音乐真正撞击到人们的心灵了,争议带来思考,才是最棒的演出。”
或许,是中国观众过度解读了聆听古典乐的剧场礼仪;也或许,古典乐在中国的发展还没有到每个观众都能自信判断其优劣的程度。但若说,上海观众不懂表达喜恶,不会“嘘”那真是大大误解。要知道,上海曾有着最挑剔的观众,在戏曲这样的传统文化领域,很多名角儿都是在“嘘”中越来越出挑,最终成就为一代大家的。
爱他,不要吝啬掌声;爱他,也无需避讳“倒彩”。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