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以割舍的手足情
徐金发
  文 / 徐金发

  直到六十岁,我才知道我还在婴儿时期,就因家贫而被送人领养,才知道几十年来给我养育之恩的阿爸阿妈并非我亲生父母,才知道我还有一个二哥,几十年来一直在追寻我的下落……

  那是退休前几天,我收到上海市公安局的信函,说是“有一姓孔的先生来信请求市局帮助他寻找在一九四九年前被送人领养的五弟,而你的情况与其提供的信息相似……”并留下了对方地址和电话。

  读完信函我惊讶不已,心潮久难平静,我与市公安局取得联系后,匆匆赶到市局,在接待室里,我查阅到了求助信,写信人称家中共有五兄弟,他排行老二(我且称二哥)。

  当时,全家人住在上海的一个弄堂里。父亲在如皋打工,母亲带着四个孩子替人家缝补浆洗艰难度日,生下第五个孩子阿龙后不久,父亲在外地遭劫失联,母亲面对家中困境,无奈将阿龙送人领养。半年后父亲靠着乞讨回到家中,母亲只得骗他说孩子夭折了。

  举家回到故乡广东佛山后,二哥一直想着上海的五弟。1957年后,二哥有了工作,才凑了路费,回到了上海。由于五弟送人领养的事鲜为人知而无从询问,几天后,他只能带着满腹遗憾返回了故乡。但二哥始终没有放弃,在其后的近40年间,他每隔两三年都会回一次上海,打听五弟的下落。其间,母亲怀着对阿龙的深深眷恋离开了人间,不久,父亲也带着对阿龙幼年夭折的内疚离世而去。

  两鬓如霜的二哥在退休后又固执地来到了上海,竟意外地在那条留下童年足迹的弄堂前与儿时的小伙伴井观龙巧遇了。几十年不见,虽然大家都老了,但音容犹在。一番寒暄以后,二哥又扯到五弟被人领养的往事,不料井观龙讲,这件事他知道,还说他姐姐知道得更详细。原来当年正是母亲托井观龙的姐姐井久霞去物色领养人,而井久霞的妯娌方银珠为我母亲介绍了自己熟悉的小姐妹来认领这个螟蛉之子。由于市政建设及动迁,现在连方银珠也不知道当年领养人身处何方。至此,二哥只好向上海市公安局发出了这封求助信。

  读完了求助信,根据信上提供的信息,我匆匆拜访了井久霞,从她那里我得知了当年阿龙被送人领养的全过程。可是我在想,父母均已作古,亲属早已失联,谁来证明我就是当年的阿龙?在井久霞的指点下,我在梅陇新村见到了卧病在床的方银珠老人,她似乎早知道我会上门,招呼我并一直注视着我,我也凝视着她,总感觉老人很面熟,许久,我似乎想起来了:您是不是小方阿姨?老人笑了,我恍然大悟,眼前的老人就是当年常来我家的小方阿姨,是阿妈要好的小姊妹,阿爸阿妈去世后几近断了联系,想不到失联多年后竟在小方阿姨家中重逢,小方阿姨明明白白告诉我,你就是阿龙……

  回家后,我随即给二哥写信,并告知他:我就是阿龙。对方很快来了回信,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到他欣喜若狂。他在信中回忆自己十一岁时背着才五个月大的阿龙沿街拾菜皮的辛酸,追述了当年他紧抱襁褓中的五弟拒绝被抱走时的恸哭,诉说母亲的多年悲哀及父亲的墙隅垂泪,更使他难忘的是阿龙被抱走时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木讷神态,以致二哥曾怀疑过我是否还活在世上……

  几天后,我们全部健在却互不相识的五兄弟及家人在上海相会了。井观龙被请来了,小方阿姨的儿子媳妇也来了。此刻,二哥时而忘情地高歌相庆,时而对前来看热闹的邻近包厢的客人声泪俱下地诉说着我们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人不为之动容。

  这一年,二哥七十一岁,离我被送人领养的时候已经六十年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金色池塘
   第A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16版:乐活嘉年/金色池塘
我带孙子看京剧
爆米花
《荷塘清趣》(水墨画)
沉迷手机要不得
难以割舍的手足情
扫一扫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A14难以割舍的手足情 2018-10-06 2 2018年10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