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摸索市政建设和管理新路
任容君
  任容君

  《光明日报》近日重磅报道:“给卓越的全球城市一个中国定义”,对上海如何发展成为全球卓越城市作了全面阐述。

  报道称,“今年9月最新排名显示,上海首次取代东京,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前五行列。”这既是世界对上海发展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任。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提出,到2035年上海要建设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但是,何为“卓越”,如何“卓越”,怎样在现有基础上开创更高境界,从国际比较的视角中找差距、补不足?

  上海道路两侧的城市绿化,树绿花红,层次分明,品种丰富,但管理还要更精细。花台花坛大多高于地面,坛中泥土基本与坛沿持平甚至高出花坛。这样的设计,极易造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浆四处流淌,环卫工人疲于清理不说,还给道路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其实,只须将花坛设计略低于路面即可。如确需建高于地面花坛,坛内泥土应尽量低于坛沿,再辅以暗排水措施,可迎刃而解。此外,行道树栽种也应科学合理。现马路两侧行道树株距过近,树冠叠加严重。原因在于初栽时,只注意小树年少时开枝散叶密集好看,而忽略了树到中年后枝繁叶茂所需合理生长空间。有关部门如对此有所考虑,会大大减少成树移栽率和修剪量。

  市政道路施工、维修用黄沙、水泥随意堆放;施工切割地面或建材,无任何防尘措施,以致灰尘飞扬、空气污染,市政施工管理不善是原因之一。

  笔者在东京街头曾目睹市政施工者在切割地面砖时,其切割刀前端放有一台喇叭状大口径吸尘器,切削灰尘悉数吸入其中,未见扬尘。同样在东京,笔者路过一建筑工地大门时,只见一辆辆驶出的渣土车被冲洗得干干净净,车顶面也被紧紧地包裹着,国内常见渣土车跑冒滴漏现象难以见到,要不是从建筑工地出来,你很难将它和渣土车联系到一起。

  “拉链马路”作为市政管理顽疾,经多年治理虽有好转,但尚未彻底根治。水(自来水和雨、污水)、电力、煤气和通信等各自为政,无序开挖马路现象仍屡见不绝。好端端的一条马路何以随意破膛开肚,遭受如此虐待,其根源在于九龙治水,多头管理。政府何不将路政建设审批管理集权于某部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施工。如此必将大大减少重复施工给道路通行带来的影响。此其一。

  借鉴国外大型通用地下管廊建设经验。科学规划,老城老办法,新城新要求。凡新城区新建或老城区改造的,将各方需求尽可能集中于地下管廊中解决,且其位置尽可能位于地面人行道下。通过对新、老城区大型地下管廊建设按计划有步骤加以推进,彻底改变乱拉线缆污染、各类检修等对市容和通行造成的影响。此其二。

  特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个永恒的课题。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商品博览会即将在上海举行,届时呈现的全球优秀设计、优质产品和服务等,我们固然应认真学习,举一反三,兼容并蓄,但是否也可藉此东风,多学习、借鉴国外一些大城市在市政建设管理方面好经验和好做法,有效拿来,为我所用,以海纳百川,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先行先试先闯?同时,我们还应勤下苦功,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毅力与韧劲,将上海的市政建设在现有良好水平基础上,实现较大提升,早日赶上并超过国外超大型城市的管理水平,成为全球卓越城市的新样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天下艺家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人物 /新民环球
   第ZF01版:中缝2-23
都市“丛林”(钢笔画)
摸索市政建设和管理新路
护犊之力
顶真的苏州人
稻城一夜
曲江养鸽
宾川坝子的咖啡馆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摸索市政建设和管理新路 2018-10-18 2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