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早年留学法国三军防务学院(CID)。当时,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学院组织第十二期法军和外军学员参加大规模教学参观活动,亮点就是登上停泊于土伦基地的法国唯一的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
让鸟儿也提气
提起土伦,人们会自然想起1793年的土伦战役:法国革命军里的一个“小伍长”指挥30余门火炮猛轰莫格内夫堡,夺领里卡尔半岛,继而居高临下打击驻泊港内的英国舰队,迫其败走。从此,这个名叫拿破仑的“小伍长”跃马扬刀,直奔法兰西帝国霸业巅峰!如今,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军官学员终于有机会踏上“法兰西雄鹰”振翅起飞的宝地了。
根据安排,110名外军学员分乘法军两架C-130运输机从巴黎飞抵土伦,与先期乘高铁(TGV)到达的210名法军学员会合,一起前往军港。还远在高速公路上,我就从车窗里看到大海方向由远及近的一根高高的桅杆——那肯定就是“戴高乐”号了!通过几道岗哨,大巴径直开到航母脚下,我才定睛面对面地打量这一庞然大物。虽然平生头一回看到,我却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当时的念头是:原来这就是欧洲最大最先进的战舰(指当时)!这就是航母!
如镜的水面上,那探出舰身的飞行甲板和舰桥顶端距龙骨75米高的天线桅,令“戴高乐”号显得那般挺拔而昂然,不愧为“法兰西骄傲”,就连岸桥上歇足的海鸟,似乎也挺着法国人那高傲的胸脯。
“可信的威慑力”
走过长长的岸桥,一台36吨级舷侧升降机把大家迎进航母内部机库。我们来的时候,里面没有一架飞机——据说没有出航任务时,舰载机都飞到附近机场驻扎,不过可以想象,一旦40架舰载机齐聚在这里,紧张而有序地进行飞行前的准备,那该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当学员们在空旷机库一角坐定后,副舰长借助临时支起的投影仪屏幕向客人介绍起“戴高乐”号。作为法国海军针对未来作战需要研制的战略打击力量,“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于1986年开工,1994年船体下水,1997年进行武器装备试验,1999年1月开始海试,2000年11月进行远航试验,前后历时15年。2001年5月18日,法国海军参谋长让-吕克·德路纳海军上将宣布,“戴高乐”号正式服役。该航母长261.5米,宽64.36米,高75米,排水量达4.06万吨,可搭载40架阵风-M战斗机、超军旗攻击机(现已退役)、E-2C预警机和AS-565黑豹直升机,每天可执行上百次空中任务,主要遂行核威慑、对地打击、对海打击、空域覆盖和地面支援等作战任务,难怪德路纳骄傲地说,“戴高乐”号航母是“漂亮的工业探险”,它的服役使法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
法国希望“戴高乐”号发挥“欧洲旗舰”作用,承担起欧洲集体防务重担,所以“戴高乐”号一服役,就参加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而整个快反部队里,法国出兵1.2万人,外加75架飞机和12艘舰艇,是不折不扣的主导力量。正因为法国为欧洲快反部队提供战略、战役和战术级指挥、控制、通信设备,提供从“太阳神”侦察卫星到“戴高乐”号航母等战略性武器装备,欧洲集体防务具备“可信的威慑力”。
“戴高乐迷宫”
简介结束后,学员们以班为单位,分批进入舰内各部门参观。一会儿舷梯一会儿电梯,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迷宫般的布局使我很快失去方向感,后来索性跟着走就是了,这下反倒有更多机会向陪同的法军少校引导官问这问那了。
“戴高乐”号舰首是封闭式,舰岛建筑有八层,一层为休息室,二层为气象室、通信室,舰长室在第三层,作战指挥室、飞行控制室在第四层。舷侧设有两部升降机,飞行甲板与龙骨之间有一个双层底及八层中间甲板,由纵横舱壁分成20个水密舱段,共有2200个舱室。日常活动区和餐厅设置在舰尾部机库的下层,那里能为全舰人员提供45天的生活必需保障。
舰身中部的机库下层及至最底层为动力装置区,包括两台能产生8.3万马力的KT-15压水式反应堆,其舷侧有特殊结构保护,避免因航母与其他舰船碰撞发生意外。两台反应堆前后排列,分置五个舱室,居中的三个舱是反应堆控制舱,反应堆舱前、后两舱是蒸汽机舱。反应堆安装在高强度材料保护水密壳体内,以防舰体受损时伤及反应堆。该舰的电站对称布置在两舷,前、后两个主电站分别有两台2000千瓦汽轮机,两个应急电站分别安装两台燃气轮机,以便连续向反应堆供应电力,保证安全运行。
动力装置区前、后以及飞行甲板的下层为住宿区,可为1950舰上人员和800名特种部队提供住宿场所。在这里,每个船员舱位区含九个Bannette(抽屉式卧铺)和九个个人物品贮存箱,以及一台电视机和一个迷你洗漱间。纵向通道在舰中部,由此直行至舰首部,便可抵达参谋部和一个有16张病床和2个手术室的医院。而下一层的弹药库可以储备500吨各类弹药。
解决“2000颗脑袋”
说话间,纵向通道迎面走来一个身着工装服、胸前黏着两条红色斜扛(海军二级下士)的俊俏女兵。她见到我们便立即站立敬礼,侧身让路,同时一声“Bonjour”(法语“你好”)像歌儿般飘荡在通道里。引导官借机换了话题:“认识一下吧,这是‘戴高乐’号美丽的理发师。航母能开设发廊,多亏了一个叫莱恩斯的女兵,她一登舰就申请为大家理发,而且只收一欧元,不过来人得先把头发洗干净才行。结果,要理发的人多得必须提前一两周预约才行。‘戴高乐’号可有2000多颗脑袋啊,莱恩斯哪能应付过来,不得已,舰长特准开设第二个理发室,各位碰见的就是第二个理发室的‘Patronne’(法语‘女老板’)。”
据介绍,航母上有百余个女兵,军衔最高到少校,引导官说:“她们很能干,舰上近百种行当几乎无一不能!当然不像空军,舰载机飞行员里暂时没有女性。”“要是我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里也能有个女性该多好。”一个法国陆军少校学员调皮地眨了眨眼,引导官哈哈笑起来:“女兵确实给平淡乏味的海上生活增添别样的情调,她们的工作表现也无可挑剔。不过管理上麻烦不少。比如,女兵毕竟体能上较男兵逊色些,一个男兵能独自承担的体力工作,而要两个甚至三个女兵才能完成,那多出来的一两个女兵安置在哪儿呢?要知道,‘戴高乐’号再大,它也是寸土寸金的船呀!更麻烦的是,男女久处,难免不擦出爱情火花。可是,他们只能搞‘地下工作’,因为按‘戴高乐’号规定。夫妻不得同舰,有些事只要不发生在舰上就行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