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公布的实施细则中,扣除范围和标准也体现出政策制定者的超前意识。以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为例,《暂行办法》提出,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其中,学前教育为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学历教育则覆盖小学到博士研究生。”
——相关分析指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测算,扣除标准可大体覆盖全国各地各阶段子女教育的平均支出,相当于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人均月工资的2倍。作为新引入概念,专项附加扣除提出之际就备受关注。今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曾强调,专项扣除方案出台后不会“固定死”,而会随着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动态调整。
“实施细则基本覆盖30-50岁之间的纳税人,他们既是缴纳个税的主体,也是负担相对较重的群体。”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指出。
“假设某人为独生子女,父母已满60周岁,目前有两个分别在读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购买的第一套房子正在还贷期间,他的月收入扣除‘三险一金’为2.5万元,那么,在减去专项附加扣除后,他的纳税起点将从今年9月的3500元提高到明年1月的1万元,相对应的纳税额则从4370元下降至1590元,每月少纳税2780元。”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计算发现,对于“上有老下有小”并且身背房贷的中等收入群体而言,新个税法全面实施后,纳税收入起点将明显提高。
“个人可以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每个月发放工资、代扣个税时,单位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曾表示。随着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的框架敲定,纳税人如何申报成为公众关注焦点。这些信息包括纳税人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被赡养老人等个人身份信息。在申报过程中,纳税人既可以选择通过工作单位进行统一申报,也可以直接对接税务部门。专家认为,这一规定体现了实施细则的灵活性,对于一些自由职业者或者不愿意透露个人隐私的纳税人而言十分适用。
“住房租金扣除标准总体上略高于房贷利息扣除标准,体现了对租房群体的照顾。当前导向是大力发展租赁市场,租金抵扣额的安排也和租赁市场的鼓励政策吻合。”
——针对一些网友租房抵扣标准比房贷高产生的疑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钢作出解答。
“综合所得税制比较科学,简单地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没有考虑纳税人生活负担的差异化,这并不公平。专项附加扣除的最终效果,是让部分纳税人个税感到负担减轻,其长远意义在于推进国家综合治理,深化个税综合与分类改革,体现税收公平。”
——专家表示。
“贯彻未来新征管主线的数据来源自纳税人,所以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协助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的身份、银行账户信息,有助于提高征管效率,将个税法实施落到实处。”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指出。据新华社报道指出,鉴于该政策涉及面广、实施情况复杂,国家正在加快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防范虚假骗税逃税行为,确保征管风险可控。
本栏编辑 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