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助动车越来越多,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充电。于是就常见这样的景象:房屋中介和快递店铺前,从屋里拖出接线板,一条条“肚肠”纵横交错地直连到停在人行道上的电瓶车上。电线铺得张牙舞爪,盲道也被堵成了断头路,严重妨碍交通。住在居民楼的车主回家“喂”车,无论多层还是高层,随意拉出电线在窄窄的楼道内充电,不经意间埋下了许多消防隐患。有的人还从弱电井井箱里接电源,这做法就更丢脸了。居民楼里放置电瓶车充电,挡道且不说,一旦接线板老化引起失火,众人哪里去逃生?高层的灭火难度大,更危险。今年八月初通南路某电动自行车行火灾致五人丧生,这些沉痛的教训不能忘记。
最近,听说居民小区里要统一设置充电桩,我为这条便民措施叫好。消防无小事,匹夫都有责。居民小区统一安装充电桩的事,一定不能马虎。本人为此跑过物业公司,与业委会主任沟通,听居委会管消防工作干部的意见。见到报载有关消防隐患的报道,忙剪下报纸一角,请物业公司放大,张贴在小区每幢大楼门前……好像有点多管闲事?非也,水火无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我懂的。
城市生活中有许多细节,需要处理好。比如非机动车的停放与管理,已摆在城市管理精细化的议事日程上了。政府部门固然要出手,也要靠你、我、他的努力。从自身做起,人人自觉、自律,城市文明建设离我们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