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
邓为民
  小区杨阿姨似乎总有烦心事,先是愁儿子毕业找工作的事,后来又愁儿子找对象结婚的事,孙子出生了又要烦孩子教育入学的事,老人常说的一句话是:“人家说养儿防老,我是养儿‘烦’老,天天就为儿子的事情发愁。”最近,儿子夫妻俩闹矛盾,吵着要离婚,把杨阿姨愁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人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按理说,老人关心子女、孙辈的事情也是人之常情,无可指责。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就算子女长大成人,在父母眼中,他们永远是个孩子。但是,父母之爱要掌握分寸,毕竟子女成人后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他们怎么过,有他们自己的主张,父母的唠叨,他们非但听不进去,说多了还会不开心。有时候,让年轻人吃点苦、撞点墙,他们才能真正长大。否则,温室里培育出的花朵,生命力是不强的,父母该放手时要放手。老人对子女家务事、工作上的事,只要点到即止就可,不要过多干涉。

  退休以后,许多老年人没有了工作时候的忙忙碌碌,一下子无事可干,难免要把“工作重心”向子女方面转移。因此,找到自己退休后的“新目标”,就可以减少对子女的过多“关注”。

  首先,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唱歌跳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等可以陶冶身心,放松心态。如果还能取得一点小成绩,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另外,不要整天“宅”在家里,要多去外面走走看看,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多接触社会,多与他人交流,不让自己和社会脱轨,保持旺盛的精气神。

  当然,有时候老人过多干预子女的事情,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存在感”,提醒子女不要忽视了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子女就要常回家看看,多与老人聊聊天,说说社会新闻,谈谈自己家里和工作上的事情,原则是“多报喜少报忧”,对于一些高龄老人、患有疾病的老人甚至不报忧。如果你把一些矛盾说给承受能力比较差的父母听,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徒增他们的精神负担,给晚年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邓为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7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20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广告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为老人健康 保驾护航
探寻自然之美
老人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
为老须自尊,更要自律
百合花节 演绎百年好合
车轮滚滚的高桥骑游队
新民晚报银发社区/金色池塘A22老人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 2018-11-24 2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