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老须自尊,更要自律
刘宝民
  文/刘宝民

  从媒体获知,网友近日在微博上传了一张照片:年逾八旬的谢丽娟背靠车门独自站立,白发苍苍淡定自然。发布照片的博主称,她始终保持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之优雅,朴素之美。

  其实,有不少人曾在公交车、地铁上偶遇谢丽娟。此前也有多名网友晒出谢丽娟搭乘公共交通出行的图片,有的配文还说,“其他乘客也认出来了,但她谢绝了我的让座”。有资料显示,谢丽娟1936年出生,曾任上海副市长,此后转任上海政协副主席。一名副部级干部,在公众场合能有这样的举止,真是让人发自内心地敬佩,同时也感到了温暖。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此前网上曝光过有的老年人行为令人无法恭维。一名六旬老年人乘坐公交车时,因中途下车的无理要求被司机严拒,竟对司机推搡打骂,置全车乘客生命于不顾,其性质触犯了法律,应该受到惩处。还有的老妇在高铁上占据了别人座位,周围人和乘警多次规劝无效,有票号的乘客只好委屈地到他处寻座。网上顿时斥责声一片。

  对于这样的行为,一方面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有多深的资历和多老的年龄,只要触犯法律,就要接受法律制裁。另一方面,每个人在社会中工作和生活,除了要依法依规办事外,还要自觉接受道德天平的约束。特别是在步入老年后,经历了岁月洗礼和生活积淀,在公众场合更应表现出宽容、礼让和谦谦君子之风,起到为人处世的积极向上作用,不能以年龄为借口,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放松了人生观改造,甚至知法犯法,肆意妄为,以致终酿祸端。除此之外,有的人心存误区,认为老年人犯错误会给予宽恕,网开一面,变得有恃无恐,由于人生坐标的扭曲,使得私欲难平,越陷越深。

  不妨想想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一生默默无闻,安于清贫,虽收入微薄,仍慷慨地资助处于困境学生的老人。津门已故的白芳礼老人就是杰出代表,他在退休后靠蹬人力三轮车挣到的微薄收入长期支教,先后捐出30余万元,帮助一批学生走上成才之路。老人属于典型的工薪阶层,照样能抵御金钱和物质诱惑,用行动描绘了大写的人生。

  值得警醒的是,年龄绝不应成为随波逐流我行我素的理由,老年人仍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保持昂扬向上的情操。谢丽娟女士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更多的老年人既要为老自尊,也要严于律己,让自己的晚年保持优雅的风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7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20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广告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为老人健康 保驾护航
探寻自然之美
老人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
为老须自尊,更要自律
百合花节 演绎百年好合
车轮滚滚的高桥骑游队
新民晚报银发社区/金色池塘A22为老须自尊,更要自律 2018-11-24 2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