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近年关,券商何以要“卖房”?
陆志萍
■ 上证综合指数年K线图
  多家上市券商近期发布了关于卖房的公告,引发了市场热烈的讨论。

  12月15日,华西证券公告公开挂牌出售评估价值为8.17亿元的物业,价值超过其今年前三季度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7.92亿元;12月7日,国元证券披露拟转让位于上海长宁路的一处房产,且只接受现付,不接受以贷款方式支付交易价款;10月31日,中原证券拟进行变现处置11处房产,评估值合计为6835.16万元。

  今年行情向下,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都随之大幅下滑,券商的业绩普遍承压。此背景之下,券商积极转型,通过各种方式求生存谋发展,卖房只是其一。我们可以通过看券商卖房的目的,来分析他们背后的原因。

  ● 卖房作为“节流”的一环:营收不好,部分券商纷纷采取措施“开源节流”。节流,即从人员成本、部门费用等等方面控制资金的消耗。节流过程中,一些分支机构和部门,因为业绩亏损、投入盈利效率低下、组织架构冗余等原因,遭到裁撤、缩减。此时,一些原来属于它们的物业就空余出来,挂牌“卖房”。如方正证券2017年10月就曾公告:出售部分开业时间早、面积过大的营业部物业以适应证券公司营业部“小型化、轻型化”的发展趋势。此类卖房,是券商内部优化组织架构和成本控制的一环。

  ● 卖房作为现金流的补充:因传统业务收入下滑,部分券商投入新型业务“开源”,以求获得新的收入来源,如智能投顾、资管类子公司、衍生品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等等。只是这些新项目大部分还处于前期投入阶段,资金需求很大,且尚未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但由于券商今年整体业绩的下滑,经营产生的现金流不足,迫使券商不得已而“卖房”补充现金流。

  ● 卖房以做好业绩报表:券商行业覆巢之下,难有完卵,年报能交出漂亮业绩的寥寥无几。回顾三季报数据,卖房的主体国元证券前三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滑63.15%;中原证券的情况也接近,下滑61.82%,都不尽如人意。作为市场和股东关注的重点,年报的业绩之洞不得不补。此时通过卖房处置资产后的所得,会计上可以计入投资收益,从而起到粉饰报表的作用。因此此类“卖房”的背后是公司主营业务不振的风险,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

  临近年末和年报期,在市场情绪低迷的当下,这类公告被解读为第3类原因的倾向较大,建议投资者谨慎回避相关标的。   长江证券 陆志萍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8年终盘点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09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广告/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广告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家装专版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负投资时代还会继续吗?
临近年关,券商何以要“卖房”?
尘埃落定待来年
弱市震荡依旧
圣诞珠宝盛宴—高贵祖母绿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财经/股市大势A17临近年关,券商何以要“卖房”? 2018-12-29 2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