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秦培景团队的研究报告分析了日本央行购买本国股票的经验,全世界只有日本央行直接购买本国股票,日本央行的股票资产购买计划始于2002年9月,最初的股票购买计划是出于稳定金融市场目的,2010年开始的ETF购买计划则被当作一种货币宽松工具。
这份研究报告提出,从中国情况来看,央行购买ETF也具备一定可行性:首先,最直接的一个潜在作用是置换证金的持仓。相较证金,央行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进行股票ETF购买的成本更低,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交易。其次,既可以作为稳定市场举措,也可以压低风险溢价,刺激直接融资市场。同时,央行扩表直接购买ETF不存在信用乘数效应,流动性不会外溢,不会直接影响其他资产。另外,可以学习日本设计“定向调控”式的ETF购买计划,鼓励企业在特定领域加大投资,包括固定资本、R&D等。
中国央行到底应该不应该效仿日本央行。支持的意见认为,购买ETF可定向支持企业。比如,通过购买研发经费占比高的相关ETF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开展研发,而且这种宽松手段没有溢出效应可精准发力。
不过,更多的人反对央行直接购买股票,反对的意见认为,购买ETF是应对极端情形下举措。中国目前尚无必要进行这样的操作,而且进行这样的操作可能于事无补。基本面不改善,这种宽松手段未必能够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法律也不支持央行购买股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负责人田利辉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并不包括股票。在现有法律制度下,央行不宜参与A股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认为,通过央行购买股票来施行货币政策不现实,容易使得市场将股票涨跌和央行货币政策绑架起来,这是不理性的。
从目前来看,央行购买股票的可能性不大,受此影响昨天沪深股市早上冲高之后,下午也大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