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汽车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把握2019年中国车市?
雍君
  刚过去的2018中国车市引擎熄火,结束连续28年狂飙,遭遇“滑铁卢”。跨过新旧交替的门槛,新一年车市走向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聚焦点,把握好2019中国车市,对于中国汽车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低速平稳运行

  基于2018车市进入寒冬,业界对2019年车市预测普遍持低调谨慎态度;一方面是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担忧,包括中美摩擦的前景、全球经济下行及美股见顶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对2019年国内经济下行巨大压力的预期。据中汽协会之前预测,2019年国内车市将停止增长,预计销量增速为零;全国乘联会预测,2019年乘用车增速为1%,广义商用车增速为-7.2%,全年增速为零增长。此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计2019年销量微增长0.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则预计销量增长2%左右。尽管四大机构对2019车市预测有所差异,但基调不约而同指向“平稳低速运行”。

  对于2019年车市,企业态度也十分谨慎;目前已有几家发布了销量目标。其中在华表现出色的丰田销量增长目标只有2%,现代起亚为3%,都只是略增,而一汽-大众则下调了3%。由于去年底库存已连续12个月超过警戒线,今年一开年各大车企必将降低批发量,保证在春节前期消化完库存。由于2月又逢春节,那么1、2月份的排产大概率处于低位,到3月份就算有起色也不会对第一季度销量有帮助。此外,工厂一般提前3-6个月进行产能排期,第一季度销量不及预期,那么对下半年的产能排期也不会太高。

  中汽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市场已经从增量进入到存量时代,低速平稳运行将是今后发展的常态。未来两三年内,中国汽车产销量曲线图,应该是“L”型,而不是“V”型,因此2019年中国车市应是一个“调整年”,不会大起大落。

  低迷不乏亮点

  虽然整体来说2019年汽车市场难言乐观,但也不失希望。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首次表态:“今年将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必将会为当今疲软车市注入“强心剂”。与此同时,乘联会在相关报告中指出,2018年乘用车市场相对低迷,这是基数因素和楼市影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的2017年车市高基数因素会在2019年消失;随着今年税收体系改善和个税调整,将提高部分居民收入,有助于提升汽车消费能力。尽管形势严峻,但市场增长量并未触及天花板,国内汽车需求仍有内生动力,对未来要有信心。

  另外,中国车市虽身处周期性低谷,但细分市场不乏亮点。一是预计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技术进步加快、消费者认同度提升、相关基础设施完善及政策引导,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据中汽协会预测,2019年销量为160万辆,同比增长33%;而另一家权威机构则预测,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达172万辆,同比增长40%。二是与乘用车相比,2018年商用车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尤其是皮卡成了拉动商用车销量增长的主力军,逆境中仍保持13.4%的正增长率,预计2019年仍将有较强增长动能。自1月1日起,桎梏皮卡的“两证”——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已经彻底取消,这对皮卡市场有很大促进作用。

  三是二手车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8年全年增长率在15%-20%之间,二手车交易量接近1500万辆。预计2019年,随着各地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二手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拉动新车市场发展。另外,豪华品牌是又一“暖流”。预测2019年新增新车、官方降价、消费升级等因素,将进一步刺激豪华车销量。

  务必审时度势

  2018年中国车市已进入周期性低谷,周期或达三年及以上,反映出我国汽车市场已转入新阶段,车企务必审时度势,进行战略调整与合理布局。

  一是汽车市场结构性欠合理,产品内部结构调整幅度将更大。目前国内车企面临的问题是:SUV支柱产品下滑,轿车偏弱,新产品销量增幅有限。应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多元化战略,SUV、轿车和新能源汽车均衡发展,增加“抗寒”能力。另外,尽管SUV在退烧,但不等于已被市场淘汰,1.6L及以下SUV车型增速下降,而1.6L以上SUV车型则仍呈上升趋势,产品如能适应新生代消费需求,在外观、内饰、动力、科技配置上更精益求精,或能复制昔日SUV市场的辉煌。

  二是从市场层级来看,中国汽车产品的主要市场已从一、二线城市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中低收入人群开始成为家庭首辆购车的主力。车企要坚定开拓三四线及以下市场的信心,加大开发力度。

  三是伴随智能汽车发展的浪潮,智能网联汽车将是下一个盈利蓝海,将成为汽车及相关产业全业态和价值链体系重塑的重要组成部分。眼下,车企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合纵连横”达到新高度,2019年将成为加速导入智能网联车之年。此外,轻量化、模块化、大数据平台化的建设与运营也将成为车企新的核心竞争力。

  2019年对于想要在这一领域大展身手的传统车企而言,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展望2019年,差异化竞争将更加被汽车厂商们重视;至于这场逐鹿大戏究竟如何演绎,不妨拭目以待。     雍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如何把握2019年中国车市?
上海汽车制造业利润高于全国水平
保持正增长,东风悦达起亚逆势复苏
大众中国年销量再创新高
广汽三菱新年立志高增长
扫一扫
新民晚报汽车周刊A21如何把握2019年中国车市? 2019-01-16 2 2019年01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