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畅通“被法人”维权渠道
纪玉
  纪 玉

  个人所得税APP自上线以来,可以说是最“火”的APP之一了。不过,在使用过程中,一些用户碰到了“被就业”“被法人”之类的蹊跷事。“被就业”,是指任职受雇信息中出现了从未任职的单位。“被法人”就更让人坐立不安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30岁的佘先生下载个税APP后,发现自己竟是重庆某建筑劳务公司的法人代表;经查询,他发现自己还是一家企业的股东、四家企业的监事。这不是个案。

  “被就业”“被法人”,说明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了。税务信息的进一步透明化,让“猫腻”暴露,这是积极的一面,但碰上这等烦心事的人们也想知道,怎样才能尽早解决烦恼。“被就业”,税务部门提醒,可在APP上发起在线申诉解决,但“被法人”,似乎就没那么简单了。

  比如上文提到的佘先生,发现自己“被法人”后,向派出所、工商部门、市长信箱、税务所等咨询求助,光派出所就跑了好几家,然而案没立成、事也没办成,到底怎么才能维权,各方说法不一。更让人心焦的是,他担任法人代表的这家公司曾开具100多万元发票,纳税情况已属“非正常状态”。当初,如何证明“我是我”让人头大,如今则要证明“我不是我”,也是谈何容易。

  为何出现“被法人”的情况?根据媒体记者的采访,原因是过去工商部门只是负责形式审查,不做实质审查,代办人拿着本人身份证就能成功办理企业的登记注册。佘先生如今的困扰,起因于2016年丢失的身份证。要卸掉“被法人”的烦恼,不能靠当事人在各个部门之间团团转,而要理出一个清晰、简化的办事流程,让当事人能以尽量小的维权成本,解决身份信息被冒用的问题。不能让不法分子盗用身份轻而易举,无辜者维权反而门槛高企、困难重重。“被法人”问题一日不解决,当事人悬着的心就一日放不下来。

  另一方面,也要从源头堵上导致“被法人”的漏洞,方便企业登记注册的同时,勿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对于“被就业”“被法人”等问题,有关部门既要畅通维权渠道,也应顺藤摸瓜,打击冒用者,斩断不法链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敢于攻坚勇于担当争当改革实干家
畅通“被法人”维权渠道
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世界级生态岛演绎“花开中国梦”
新民晚报要闻A02畅通“被法人”维权渠道 2019-01-16 2 2019年01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