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的上海人一定会记得,以前准备年货要说“打”,一定程度可以看出当初购买年货的紧张气氛。1951年1月的新民晚报刊登过一篇《六十日南货店》的文章,这样描述,“有几家较大的南货号,终日被‘打年货’的顾客包围着达二三十天之久,那盛况真是叫人惊奇。”文中介绍,那个时候卖南货的专柜,基本上卖到除夕就“收摊”了,从开始到结束差不多就是60天的时间,所以叫“六十日南货店”。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过年也开始回归了,像水笋烧肉、四喜烤麸,这些费工夫的菜,重新在春节期间成为主角。老百姓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年货,更加青睐老字号。”邵万生食品公司副总经理汪伟杰说,与过去只卖自家产品的社区店不同,此次邵万生潍坊店联手哈尔滨食品、乔家栅糕团、老大同米业杂粮、新雅半成品、沈大成冷冻点心等近十家老字号企业特色品种,为周边近20个居民区的居民带来实惠。
在电商及便利店十分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老字号社区店会受到居民欢迎吗?汪伟杰说:会!他介绍,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邵万生的醉货、腌腊制品和熟食、乔家栅的松糕、八宝饭等,已经成为附近居民争相采购的品种,由此也带动了哈尔滨的西式糕点、老大同米业的销售,“社区店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居民的需求调整商品的构成,既发挥老字号的特长,又能形成各家错位有序竞争。”此外,社区店没有网店的冷链成本,价格反而比网上更低。
对于老字号强强联合进军社区商业,上海乔家栅饮食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群宜非常认可,“过几天,我们将在梅陇地区开设一家面积达150平方米的社区店,上海人过年常吃的松糕、八宝饭,以及邵万生的腊肉、黄泥螺等都可以买到,还有现做现卖的三丁烧卖和车轮饼。”计划到2020年,乔家栅可以开出100家社区店。
社区居民喜欢到实体店置办年货,不仅可以看到实物,还能和邻居谈谈天,说说地。在浓浓人情味中,新春就这样一步步靠近了。
首席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