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亲历了投保和出险理赔的全过程之后,认定保险公司在承保险种吸揽保费时确实是高效快捷,简洁便利,令人赏心悦目;可一旦出了事故办起赔偿来,却大相径庭,手续庞杂,关卡繁多。
对上述现象应该怎样解读?笔者认为,要从两个层面上给予定位和评判。
其一,倘若将保险比作一条船,那么承保和理赔就是两只桨,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如果经营者只是一门心思盯着保费,高度重视投保,而对办理理赔的客户推三阻四,层层设障,想方设法少赔款或不赔款,导致划水的两只桨仅有一只在工作,结果只能让保险艘船在原地打转,停滞不前,这恐怕是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愿看到的。当然,由于保险公司和从业人员自身原因,存在拖延理赔时间,缩减赔付金额的现象。
其二,从保险的实务操作而言,投保和理赔的确存在差异。以车险为例,一般车辆在投保时只需验证个人身份证原件、驾驶证、行驶证和购车发票,按客户选择的险种核保无误后即可出具保险单并生效;而理赔的处理程序与投保相比要复杂得多,投保车辆发生事故后应迅速报案,由保险查勘人员当场认定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事故,对单方事故须确定损失程度,对双方事故要根据公安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划分各自承担的责任,按照保险规定的不同责任比例计算赔付金额,假若发生人伤事故,伤者又需治疗,那结案时间就更长。除此之外,客户是否足额投保、险种是否保全、是否在规定期内交齐必须提供的一应单证等都直接影响到理赔时效。由此可见,即便单纯从两者操作的简单或复杂程度相比,显然是投保容易理赔难。
作为保险市场主体的保险公司应创新经营观念,实行换位思考,提高理赔效率。不少保险公司相继推出的理赔限额限时服务、设立理赔引导员、投保时发放索赔指南手册和利用互联网对理赔流程公示等举措也印证了这一点。作为保险消费者,出险后认真履行义务,积极提供相关资料,如此才能加快理赔进程,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刘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