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灵 湿垃圾变肥料 种蔬菜兑积分
李一能
  本报讯 (记者 李一能)既是垃圾房,也是积分兑换点,市民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甚至是用本小区湿垃圾作为肥料种植出来的蔬菜。这是记者日前在奉贤区金海社区南郊美墅看到的一幕。金海社区探索“第三方管理+绿色账户”的方法,让垃圾分类从“新事物”逐步成为社区居民的“新时尚、新习惯”。

  位于奉贤区南桥新城核心区的金海社区,很早就引入了“第三方”进行专业设计和管理运作,在小区取消了所有的露天垃圾桶,定点投放并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目前社区内的居民小区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再结合“绿色账户”机制的鼓励,居民们现在已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新习惯。

  在社区入口,记者看到一间别致的垃圾房被设置在显眼的位置。左边是四项分类的收集区,居民通过扫码打开收纳口,将分类完毕的垃圾丢入其中,垃圾房会对本次丢弃垃圾进行称重,一次投放不可超过1.5公斤;投放量为1.5至5公斤的,不计积分;投放量超过5公斤的,当天的积分清零。在垃圾房右侧,则是积分兑换点。居民可兑换日用物品,甚至是一些新鲜蔬菜。社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居民在这里兑换的蔬菜都是用本小区收集到的湿垃圾制作成肥料种植。这些肥料除了供给给定点农户用于绿色种植外,还用来为小区内的绿化施肥,做到本小区湿垃圾不出门的循环利用。

  4年前,金海社区引进第三方对辖区内垃圾分类进行设计、运作、管理。让垃圾源头分类的环保新方式更趋规范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同时,社区试点启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绿色账户”机制。居民每次投放垃圾可获得10个积分,一天两次。每半年开展一次积分兑换活动。目前,社区内的5个居民小区已建立“绿色账户”机制,居民参与率最高达87%以上。金海社区党工委书记项华介绍,这个方法既引导、又鼓励、加“倒逼”,形成基层垃圾分类的动力机制,让垃圾分类从“新事物”逐步成为“新时尚、新习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夜上海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镜头艺术
   第A20版:创见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专题/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何必“急吼吼”送孩子提早入学
缅怀烈士校友 传承革命精神
导师辱骂学生,谁之悲?
灵 湿垃圾变肥料 种蔬菜兑积分
赞 聪明“小狗”收垃圾送奖励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灵 湿垃圾变肥料 种蔬菜兑积分 2019-04-03 2 2019年04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