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放下”
汤啸天
  汤啸天

  我有一位老年丧偶的好友对我说,老伴临终之前留过一句话:“我走了以后,你好好过日子,让我也安心!”我问:“老伴的叮嘱,你听懂了吗?”好友回答听懂了,但就是放不下。由于是好友,故我直言,是没有真正听懂老伴的心愿。好友解释说,他心里知道该放下,但却做不到,每天凌晨两点会醒来,满脑子都是老伴的身影。

  一般而言,老年人“放不下”的一是感情,二是事业,三是兴趣爱好。越是重情感、甘奉献、责任心强的人,学会“放下”的难度就越大。感情中最怕的就是“放不下”,一旦你因为“放不下”而无法自拔,受伤的一定是你自己。现实是无情的,无论是你爱的人不爱你,还是爱你的人突然离去,你千万不要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梦境里。特别是单身老人,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故去以后,一定要直面现实,承认已经发生、不可改变的客观现实,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把对故去老伴的思念称之为“刻骨相思”是符合情理的,同时,学会“放下”更显重要。勇敢接受现实,让过去的事情随着时间慢慢忘淡才是理智的。人生有许多东西需要放下,接受夫妻之间相伴几十年感情的突然中断需要自我修炼。这种修炼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必须自己约束自己。

  “放下”是需要学习的。首先,是要真正“舍得了”。当然,难点在于舍不得。老伴已经离去,要接受这种终了状态。“送君千里,总有一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相伴几十年之后的分手令人依依不舍,但是,现实必须接受,再不舍也要舍。“放得下”是人生面对现实的理智选择,“舍得了”是必须主动而为的生活安排。每一次早醒思念都在起到记忆重复、情感强化的作用。久而久之,不断强化的记忆像漩涡一样产生下坠的力量,也就怎么也“放不下”了。要想放下,应该主动改变生活环境,比如清理可能触景生情的物品,避免睹物思人,勾起对往昔的回忆。此外,改变作息时间,按照医嘱适当服用一些有助于睡眠的药物也未尝不可。

  对老年人而言,不要沉浸于昔日的“拿得起”,导致今天的“放不下”。“拿得起”已经是“过去时”,年龄越大就越应该“放得下”。“拿不起”难免碌碌无为,“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过去的“拿得起”是能力,今天的“放得下”是智慧。如果是事业上的“放不下”,必须要告诫自己:一是“年龄不饶人”,不能用过去体能和精力要求自己;二是“钞票赚不完”,应当自觉地放弃一些收入;三是“相信年轻人”,把有些事让出来给年轻人施展才华。在感情生活中,当事过境迁,就不能沉醉回忆中,否则无异于自虐。这也提醒着我们,珍惜身边人,在“拿得起”的时候好好善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第ZF02版:中缝10-15
四平路的人文之光
蒂勒曼的瓦格纳情缘
学习“放下”
夏风(水彩画)
定胜糕
暑期参加崇明围垦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学习“放下” 2019-07-08 2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