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融资难;二是需求不振。
制造业融资成本高,与金融体系的风险偏好和风控导向相关。制造业企业多为民营及中小微属性,在经历了持续的降杠杆政策之后,银行借贷部门的风险偏好收紧,虽然从去年底开始就有纾困政策的出台,近期贷款利率趋势也有所回落,但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国企依然居高不下。值得注意的是,包商银行事件引致的流动性分层,使银行间资金市场有所分化,对民企融资相对宽松的中小银行的融资成本也在上升。
总需求的减弱,也制约了制造业的复苏。在外需方面,美国及全球增长趋缓叠加人民币升值态势,使得我国的进出口增速可能将较大幅度回落。内需方面,随着棚改规模缩减及货币化安置比例降低,房地产销售(尤其三四线城市)承压。对于制造业来说,需求端形势不容乐观。
展望下半年,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说是逆境中等待阳光。
2019年四月的减税利好会在将来逐渐释放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全球背景下的降息预期也在发酵,能降低民企的融资成本。随着监管的到位,包商银行事件的余波消散,流动性分层的逐渐消化,资金能下沉到制造业民营企业,引导社会融资和信用企稳,从投资端和融资成本上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困境。
在需求端,前述的影响也在边际弱化,目前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已不及高峰时的一半,外需波动的影响程度已今非昔比;而内需方面,促消费的政策也在不断加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到重视,这也是惠民利经济的良策。
当下,经济复苏还言之尚早,宏观经济增长趋缓仍是市场较为一致的预期。但是长期来看,制造业的回暖,经济的企稳都是概率比较高的事件。站在目前的档口,从边际改善的角度寻找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很好梳理。从资金流动端看,除了银行,券商也成为流动性传导桥梁,是值得关注的板块;从消费需求端来看,日常生活中的医、食都是永恒的消费,因此医药板块和受猪瘟影响的猪肉板块,也都值得留意;从制造业本身来看,在科创板的带领下,高新技术产业如半导体等,在融资环境、市场需求改善之后的未来可以预期具有高的成长弹性。以上都是值得提前埋下筹码的板块,投资者不妨放眼数年后,布局正当时。
长江证券 陆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