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家中国公司进前十: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500强的第二就是中石化。工建农中四大银行依然稳坐榜单TOP 50。
华为的席位比去年上升了11位,在全球排名第61位,是此次中国大陆民营企业获得的最高名次。在这次世界500强中,一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中国公司有13家,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进展迅速,而中小企业也在经济浪潮中得到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最近这段时间,各部委和中央高层相继奔赴各地密集调研,笔者认为从中透露了不少下半年的经济政策动向。从5月到7月期间,财政部在黑龙江、福建、广西等地调研减税降费。6月11日至12日,国资委副主任赴安徽省调研,听取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宁波五省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汇报,主要涉及国企改革。整个6月份,发改委出动了主任、副主任、区域开放司、产业司、综合司、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经济运行调节局、振兴司到山东、青海、四川、云南、辽宁、上海、浙江等地开展调研,并召开多场座谈会,涉及上半年经济形势、降成本、金融服务实体、对外开放、东北振兴、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等多方面。从6月底到7月中旬,工信部到浙江、江苏、山西、成都等地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化工改造等专题调研。特别到7月份,高层也出动了,去到了内蒙古、东北和长三角。
作为一位上海的投资观察人士,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字眼引起笔者的注意。韩正副总理6月3日在上海主持召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他说到要着力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通过制度创新推动高水平开放,用高水平开放倒逼改革。7月22日至23日总理李克强到上海考察。笔者注意到,今年是李克强第六次来到上海自贸区考察。不过,这次总理考察的地方略有些不同,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交给上海的新的三项重大任务之一。7月2日上海市市长应勇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海市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已经拟定了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总体方案,目前正在按程序报批之中。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已经呼之欲出!7月23日晚间,在报道李克强总理考察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时,央视新闻联播出现这样一个镜头:到2035年,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再造一个目前的浦东新区。
也就是说,要用约16年时间再造一个浦东新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笔者认为新片区的开放水平将更高,包括对准入的大范围开放,资金、资本账户的开放,以及人员的进出也将高度开放,这将是自由贸易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开放!这样的未来蓝图对资本市场而言绝对是超预期的利好,也是值得挖掘的投资洼地。 文兴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