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公园、绿地的小路上,我总会不时地望望栖息在枝头上的飞鸟,看看草地上觅食的麻雀,我多么希望能在鸟群里看到两只被我放飞的珍珠鸟。
那是2014年年底,老伴提了个鸟笼回家,说有两只珍珠鸟让我喂养。我从未养过鸟,但退休后有的是闲工夫,养就养吧。等我从花鸟市场里逛了一圈后,买回一袋小米,并且也知道了我家鸟笼中关的是两只姐妹鸟。
这两只珍珠鸟体形很小,一身灰黑色的羽毛,有着令人注目的红喙,眼睛下和尾巴上有黑白条纹的羽毛。其中一只的眼睛又大又亮,胆子也大,活泼靓丽。另一只呢,眼睛略小些,文静胆小,一副孱弱的模样。我按它俩的眼睛大小,管它们叫“大眼”和“小眼”。
从此后,这两个小家伙把我的心拴住了。一有空闲,我就端个小板凳坐在鸟笼旁,看它们嬉水、扑腾,倒是件挺开心的事。
天天看着两只鸟争相啄食小米,我想它们会吃腻的,给它们换换口味吧。我掰了一块白面馒头塞进鸟笼,大眼一上来就边啄边叫,好像在说:“好吃!好吃!”平日羞羞答答的小眼也冲了过来,两只鸟吃得可欢啦。不料,馒头块从缝隙间掉入笼底,它俩对着美味只得干瞪眼。大眼看见小眼一副失落的神态,上前亲亲热热地为它啄去喙上的馒头碎屑,好像在安慰它说:“不用担心,馒头会有的。”多好的阿姐。
后来,我发现每次遇上吃馒头时,它俩不再争抢,而是齐心协力把馒头拖到放小米的食罐里,然后再慢慢享用。这两只鸟小小的脑瓜子竟然会这么聪明,还懂得吸取教训。真不敢对它们小觑啊,但它们还是有犯傻的时候。那天,我给了它们一块玉米馒头,它俩一见可兴奋啦,上来就拖,“吭哧吭哧”用了好大的劲,拖进了罐子。刚低头想去啄,这两只鸟大眼瞪小眼全都傻了眼:怎么馒头不见啦?原来是它俩忙里出错,把馒头拖进了水罐里,美食泡汤了。这真是“西贝黄馍馍”一眨眼成了“西安的羊肉泡馍”了。看到这,我不禁大笑。
有一天,我看见这两只鸟在拼命地把一株马兰头拽进笼里,原来它们对绿叶植物也大感兴趣。四只小爪子踩住了枝叶,大眼埋头就啄。小眼却小心翼翼,啄一口抬头叫一声,仿佛在告诫贪吃的大眼:“浅尝辄止!”大眼才不听它噜苏呢,小眼没吃上几口跑了。第二天早上,我过去一看,大眼在横杠上闭目打盹,一副病病歪歪的样子,原来它拉稀了。小眼在它旁边叫着,好像在数落它:“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大眼一见小眼,马上将身子移了过去,并轻声叫着,似乎在说:“烦不烦,我病了,你少说两句行不行?”小眼倒也听话一声不吭,也一动不动地让大眼舒舒服服靠着。好一个老实憨厚的小阿妹。
两只鸟也有争斗的时候。冬日里小眼爱趴在窝里晒太阳。大眼也来了,它一会儿从窝里叼出几根羽毛来,一会儿把住门哼起小曲,小眼被它压得在逼仄的鸟窝里动弹不得。我见小眼终于忍无可忍,从大眼的“胯下”艰难地抬起了头,朝着大眼的屁股上狠命地一啄。大眼提防不及,来了个狗吃屎。
转眼间,春天来了。我将鸟笼挂上了阳台的最高处,两只小鸟对着外面的世界欢喜雀跃。它们的欢乐将我震醒,我下了决心放飞它们。选了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我打开了鸟笼门,两只小鸟胆怯地出了鸟笼。在以后的两天里,它们只在阳台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直到第三天,它们双双飞上了晾衣杆,猛地一展翅,向外飞去了。两只珍珠鸟飞走了,飞行在“高楼如林,绿树似海”的城市里,为上海的蓝天白云添上了两个倩影,也为鸟语花香的大地多了几声啁啾……
多年过去了,我会常常想起它们。大千世界里有两只令我牵挂的小鸟,是它们的幸运,也是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