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央地合作聚焦上海三大新任务~~~
央地合作聚焦上海三大新任务~~~
央地合作聚焦上海三大新任务~~~
央地合作聚焦上海三大新任务~~~
     
2019年09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地合作聚焦上海三大新任务
新总部基地崛起 老地标焕发新生
叶薇
  当前,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上海三项新重大任务已经全面进入施工期,连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构成了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四大战略支撑。

  本月初,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在沪签署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落实国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一轮央地合作聚焦上海三大新任务,一批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落地上海。  

  新材料总部基地崛起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凭借其在高温、高压、高频等条件下的优异性能表现,成为当今最受关注的新型半导体材料之一。 

  中科钢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国资委于2016年6月批复成立的央企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为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中科钢研与其他产业化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创设了专业从事碳化硅材料及其相关技术产业化的产业集团公司——国宏中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碳化硅晶体材料、碳化硅高纯微粉及碳化硅电力电子芯片等多项产业化项目的建设。

  新一轮央地合作签约中,中科钢研宣布:将在宝山打造科创平台,建设国宏中宇总部运营和产业化基地。计划在3至5年内,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先进碳化硅晶体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公司计划在宝山构建以总部为核心、以研究院为支撑、以产业化项目为基础、以基金为配套的全产业链生态。

  中科钢研表示,上海市的总体发展规划中的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定位将为以国宏中宇为代表的科技引领型创新企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撑与金融工具,将大大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功率与效率。其发展不仅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相适应,也与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宝山区发展定位相适应。

  从未来看,特斯拉超级工厂的落成,上汽大众、上汽荣威新能源战略提速,将使上海重新占领车用半导体市场高地,而中科钢研也将抓住上海此次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贴合市场成为新能源车用碳化硅晶体材料及下游应用产品的核心供应商。

  宝山区是上海产业地图中新材料产业的主战场,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园区载体和高校人才储备。中科钢研上海总部基地项目落户宝山,有利于宝山区结合产业定位和发展基础,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和市场化运作,在引领新上海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上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百年电厂注入新活力

  此次签约中,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杨浦区政府签署杨树浦电厂产业升级城市更新项目合作协议,利用杨树浦电厂关停后的资源,采用新建、改建与老建筑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具有工业文化特质、绿色低碳的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人工智能、文化创意、能源与环境技术等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落地。

  上海市区东部杨树浦路2800号,是杨树浦电厂的旧址。电厂始建于1911年,1923年成为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2010年12月,按照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要求,杨树浦电厂关停。不过,这座百年老厂并未退出历史舞台。2018年12月25日,上海电力杨树浦电厂产业升级项目寻找合作伙伴“牵手”成功。

  目前,正在加快开展转型规划设计国际方案征集,使其成为新时期上海城市有机更新的典型示范项目,力争年底前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同时,加强功能和产业导入,坚持“国际一流、国内顶尖”标准,集聚能源与环境、文化创意等引领性、龙头性企业总部、研发中心。未来,该项目将以“ET”(能源与环境技术——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产业为特色,集聚电力、节能环保等高端服务企业总部。同时,加大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营造独具魅力的滨水文化空间。

  杨树浦电厂土地项目的合作成功,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杨树浦电厂地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未来杨树浦发电厂将传承百年历史文化底蕴和电力工业革命传统,打造成一个集工业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海派文化为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落实国家战略谋双赢

  此次央地合作,在落实国家战略、聚焦三大任务上特色鲜明。 

  围绕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新一轮央地合作积极推动央企共同参与建设。中国交建、华润集团等多家央企将集聚优势产业资源,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将借力自贸区新片区政策拓展新业务;宝武集团、中远海运、华润集团等将支持创新类的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此外,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方面,国机集团将在上海设立国际业务总部开展涉外业务,中远海运将与浦发银行开展合作加强在“一带一路”金融方面的合作等。

  合作还体现提升战略定位,推动包括集团在沪设立第二总部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目前已拟定了市政府与中国石化、华电集团、国机集团、中化集团、中国化工、中交集团等10家央企集团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签约的不仅有中石化碳纤维研究院、国网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一批央企在沪设立功能性平台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项目;也有中国商飞与上海电气、中国联通与上海城建、中国移动与上港和上汽等央企与地方国企合作助力上海经济建设的项目;更有国企支持东航股权多元化、浦发和上海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支持中远和中铝等央企拓展新业务的合作。这些体现了央地企业加强联动,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7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广告
   第A11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乐活年华/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
新总部基地崛起 老地标焕发新生
感人家书故事搬上舞台
浦东机场海关惊现“偷渡鸽”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新总部基地崛起 老地标焕发新生 2019-09-14 2 2019年09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