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醉心“反游击战”
美国陆军参谋长米莱认为,“9·11”事件后,反游击战是美军优先考虑的对象。在长期反恐战争中,美军坦克装甲车辆主要投入城市作战,而对手的抵抗能力普遍较弱,“在伊拉克或阿富汗,你只需把炮口对准目标就行了,无需担心对手会射来一发炮弹或导弹,更不需要考虑如何机动,以躲开对手瞄准,因为M1系列坦克的装甲足够抵御武装分子射来的劣质弹药。长此以往,我们的坦克手势必会变得麻木,把过去高强度的训练抛诸脑后”。事实上,经过伊拉克、阿富汗战火洗礼的官兵,并未学到多少野战技能。米莱承认:“过多地进行反游击战,特别是用坦克掩护步兵实施‘警察行动’(清剿躲藏在城镇里的反叛武装),让美国装甲兵越来越不适应大规模战争和坦克交战场景,这非常危险。”
米莱称,近期在竞赛中的接连失利,让美军装甲兵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本源战斗力”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反游击战不是装甲兵的核心任务,“我们的核心任务仍然是在大规模常规作战中对抗并摧毁敌人的有生目标或坚固阵地,因此必须具备进攻和防御两大核心技能”。美国《大众机械》杂志称:“射击、高速行驶、敌我识别是坦克进攻项目中的主要训练课目;防生化武器攻击、紧急抢修和抢救伤员是防御课目中的主要训练内容;在大规模野战条件下,坦克手们的体能状况也是在训练中应该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自动装弹机,充沛的体能是坦克车组保证作战流畅进行的基础。”
《大众机械》称,要想让被反游击战一类非常规作战任务缠身的美国装甲部队恢复传统作战能力,首要一点是克服对导弹的依赖心理。该杂志认为,五角大楼长期倡导的“非接触作战”、“精确打击”等理念,让美国陆军对导弹武器产生严重依赖,“他们以为,远程导弹让坦克从冲锋陷阵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装甲兵不会再冒与敌面对面决战的危险,他们只需要跟在导弹后面推进,这无疑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因此,美国装甲兵未来唯一的出路是强化本身的常规作战能力和作战技巧。前美国陆军参谋长奥迪尔诺称:“完美的装甲兵能在不同速度、不同规模、不同环境下完成多种任务,若空军能在短时间内将一个坦克连送到某个关键地点(比如机场或港口),那么后续的战斗结果就会由这些坦克决定,敌人想打败这种部队会非常困难。”
美陆军面临能力转型
事实上,不只装甲兵,整个美国陆军都面临恢复常规机械化作战能力的课题。虽然美国陆军高层仍强调反游击战的重要性,但五角大楼显然下定了转变陆军作战能力、做好与类似俄罗斯这样的现代化强敌对抗并战而胜之的准备。前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科布指出,美军未来作战对手将回归传统的国家军队,美军不会再介入更多的反游击战。《洛杉矶时报》曾报道美国陆军第82空降师的训练情况,发现他们调整了作战目标,将作战对象重新转向传统对手,“空降兵不再演练如何与外国部族长老打交道、如何修建桥梁和道路、如何训练当地军警,相反,他们重操旧业,从C-130运输机上依次伞降,迅速展开大规模作战行动,夺取演习想定中的海外机场,消灭机场周围的假想敌”。
美国陆军训练和教育司令部副参谋长里基·史密斯说:“今后,美国陆军将面对杀伤力更强、更有适应性的敌人,因此我们需要转变十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步兵反游击战经验,重新审视大型常规战争所需要的技术和战术,陆军未来的训练应着眼于大规模机械化攻防作战。”史密斯还强调,恢复重视常规作战训练,并不意味着美国陆军要扩大规模,“相反,日新月异的军事技术能使美军在压缩整体规模的同时,从打赢反游击、反恐怖等‘低端战争’向打一场与强大对手全面对抗的‘高端战争’转变,打造一支灵活、机动、多能、精干、高效的陆军部队”。
于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