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算来,我已退休16年,但对于退休前工作过的虹桥开发区,我仍有着深深的眷恋。闲暇之余,我时常会到开发区里的新虹桥中心花园转转,这里是我休闲锻炼的最佳选择地。
这个花园位于延安西路、伊犁路和虹桥路交汇处,整个花园的设计独特新颖,引进了园林式格局,由高低相间的水溪、湖泊和宽窄不一的弯曲道路把整个花园串联起来,大片绿地和乔灌木把花园装点得绿意融融。
这块“风水宝地”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对于仅有0.6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来说极其宝贵,那可是五分之一的土地呀!围绕着这块地要怎么开发,引进什么项目,我带领团队做过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基于开发区的功能定位,最终决定搞大型展览馆,并且与国外知名展览企业进行了深入的合作探讨和实质性谈判。但合作方案尚未实施前,公司接到市政府指示,考虑将大型展览馆设置在浦东,希望我们从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区域形态角度出发,将南块土地改建绿地,以提升开发区整体品质。
说实话,我当时的心情相当复杂,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且当时虹桥开发区的建设成果已经显现,展现出全国一流的商贸开发区风采,开发区的土地价值迅速飙升,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在这种背景下,把13万平方米的土地拿来做绿地,不仅无法产生经济效益,还要投入大量建设资金,以及每年几百万的养护修缮费,得失之间的经济价值无法估量!但经过一段时间冷静的思考,并与班子同事深入讨论后,我们达成了一致看法:因为开发区内没有大面积绿化,毗邻的古北新区也缺乏规模绿地,建设大型绿地有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环境面貌,能带来极高的社会效益,这也是虹桥开发区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举措。我们决定服从大局,建设大型绿地公园。可是如何取得各方股东的理解和公司职工的支持?这真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和班子同事共同做了大量的沟通联络和思想工作,最终获得了各方面的支持。
现在我每次走进花园延安西路大门,入眼便能看到锻炼的人们,羽毛球、太极拳、广场舞……一派热闹气氛;那些蹒跚学步的小宝宝在草坪上摇晃着三步一倒的可爱模样,常引得游客驻足笑望;沿着花园主道往前,一路柳林青柏,不久便见人工湖,湖中放养了鲤鱼,还有黑天鹅、野鸭结队嬉戏;三两垂钓人士,静静坐着,一支鱼杆、一盒鱼饵,偷得浮生半日闲,好生惬意;湖旁小道穿过一片竹林,常有笛声悠扬,细探之下有声乐爱好者在此练习;再往前是一条穿越花园的小道,往来之人骤然增加,原来因着花园的虹桥路大门紧邻地铁10号线站点出口,大量行人穿行其间,让此处成为了“交通要道”!
这座花园获得过不少荣誉:获得过加拿大园林协会优秀设计奖;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还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园。这里还是举办大型活动的上佳之处,“时尚之夜”、“爵士音乐狂欢酒会”、“花艺婚典大赏”、“上海世界音乐季户外绿色音乐节”等活动都在这里举办,有非常不错的影响!
现在,新虹桥中心花园已经成为虹桥开发区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它的存在提升了整个开发区的环境品质,我热爱这座花园,也热爱虹桥开发区美丽的土地!
十日谈
开发区故事
有惊无险的一次危机,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