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秋节气四大养生要点
隽秀
  文/隽秀

  8月7日以后,是传统节气中的立秋。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过渡时期。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饮食调养:进食清淡慎过补

  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乱补”。

  在立秋过后,很多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开始贴秋膘。不过专家提醒大家,不要急着贴秋膘。因为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因此吃肉要适当,最好等到天真正凉下来以后,再多增加肉食。中医养生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尽量少吃辛味之品,适当多食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比如绿豆芽、丝瓜、黄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

  起居调养:起居有常忌过晚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是夜晚不可贪凉,以免引起呼吸道系统疾病。此节气中多加强夜里的睡眠时间很有道理,正好借此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睡前可吃些滋阴的食物,比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等有益健康。

  运动调养:运动舒缓不过猛

  立秋后,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秋季运动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入秋后可逐渐进行一些步行、太极拳、洗冷水浴等耐寒锻炼,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秋季运动前要热身以舒展肢体,运动中不应突然加大运动量。

  登山是立秋之后户外运动的明智选择,能改善呼吸流通和血液循环。对年老体弱者,也不可一味强调登山的保健效果。慢性病患者更要量力而行。

  精神调养:情绪平稳莫过哀

  入秋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褪黑激素分泌增多,情绪自然就容易消极,精神也容易萎靡不振。此外,在低温条件下,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进一步导致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要克服悲秋情绪,在精神调养上,应培养乐观豁达的胸襟,保持心情舒畅。要少一些怀旧情绪,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忌抑郁恼怒,保持愉快的心情,以使肺气清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4版:读者之声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09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0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1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4版: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懂养生,能长寿
周盘林:“一百零七”多慈爱 超越“期颐”感和谐
立秋节气四大养生要点
二维码扫描
自制乌发药酒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长命百岁C03立秋节气四大养生要点 2016-08-21 2 2016年08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