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2年后再次赢得奥运会冠军,我们再次被女排精神所感动,对于经历过80年代女排辉煌的几代人来说,瞬间能找到一种熟悉的归属感。因为女排曾是中国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女排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即中国精神。
女排精神曾是我们一个国家的力量源泉,30多年过去,我们依然能够感到传承下来的力量。这种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说这些完全不是为了喊口号,表态度。我们就应该有一种因为女排再次获得冠军而把世界高峰踩在脚下的底气。
类似的精神在英格兰足球队身上有相同的体现。英格兰队只在1966年赢得过一次世界杯冠军,整整50年过去,当年夺冠的精神仍然在英格兰球迷中一代代传承,夺冠的希望在一代代人当中不停地熄灭,又不停地升腾。
莱斯特城在100多年的历史上,首次赢得了英超冠军,整个城市倾城出动庆祝胜利,一位年近80的老球迷在采访时老泪纵横,他说从小孩子起就跟随祖父观看莱斯特城的比赛,祖父一直期待莱斯特城夺冠,70多年后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体育精神的传承,从来不是虚的。
当年,女排胜利时,我们与之同喜,失败时与之同悲,坚信她们会站起来再次取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女排精神在我们心中淡化了,但在女排队员的心中一直存在,这就是她们为何在2003年时隔17后再次夺冠,2004年时隔20年后再次在奥运会上问鼎;然后在2015年又登上世界杯最高领奖台,今天第三次拿下奥运会金牌。没有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反思的倒应该是我们自己。为什么我们一度不再关注女排?随着欧美职业联赛在国内的转播,中国传统的优势项目被忽视,甚至有人痛斥女排运动连第三集体项目都算不上,他们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上只有篮球、足球和网球配得上职业化,排球就是摆不上台面的项目,更不用说是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小球了。
今天,中超和CBA市场红红火火,连斯诺克也一天天火起来,可是你会发现篮球在模仿NBA,足球在复制英超意甲,将来有大鲨鱼的上海因此可能会变成拥有火箭的休斯敦,拥有恒大的广州可能成功模仿了曼彻斯特。如同现在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景观,中国的城市是否正在越来越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
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个问题:这是我们期待中的体育生活吗?这是我们理想的体育吗?
不可否认,足球和篮球甚至网球是世界上职业化发展最好的运动,大力发展足球是没错的,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只是体育发展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在本届奥运会上,美国梦之队狂胜中国57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没有希望追上他们。我们刚刚出台的《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也希望在2050年能够达到世界水平,因此短期内也不可能与欧美比肩。放弃自己的优势项目,就只能在未来,跟随在欧美的后面。
其实,篮球在美国也并不是最流行的运动,美式橄榄球和棒球的影响力更加强大,而美国人也并不在意只有自己玩,反倒是集中精力做好了自己的市场。中国也是一个大国,有一个堪称未来全世界最大的体育市场,而且不断的全球化,完全可以将本来就已经占有优势的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项目做大做强。不要忘了,阿里巴巴单靠中国市场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你把中国市场做到最好,就足以引领世界潮流。
里约奥运会上,有些国家因为赢得了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而庆祝,有些国家因为获得历史上第一块奖牌而疯狂,还有些失去国家的人,以难民的身份获得了参赛资格而激动,这就是奥林匹克的力量,这也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曾几何时,我们拆掉了城市的城墙,可今天看来,在城墙上开茶馆看夕阳才是最现代的生活方式,可惜城墙已经不在了,不管你将茶馆装修得多么复古,也找不回五百年故都的感觉,你只会觉得自己坐在一座赝品古董里。我们走过了很多类似S形的发展路,到头来还得从零开始。我想,女排今天赢得正是时候,重新呼唤女排精神,也最是恰当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