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闷热天气,甲亢复发者和新患者逐渐增多,而且老甲亢患者也觉得症状有所加重。不少患者都认为这是天热“惹”的祸,甲亢复发的林女士就说:“今年夏天热,感觉特别难过,这病肯定又是热出来的!”针对林女士的说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益明教授表示,夏季就诊的甲亢患者确实有所增多,但甲亢这种病却不是高温“热”出来的,而是高温让甲亢的症状更明显,更易被发现。眼下天气逐渐转凉,有了多汗、心慌、手抖等症状更应有所警惕。
李教授指出,甲亢的发病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由于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而甲状腺激素会促进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以至于病人代谢率增高,出现心跳加快、怕热多汗、皮肤潮湿,易饥多食但体重反而减轻等症状。甚至表现为精神亢奋、大汗淋漓乃至于虚脱。
值得注意的是,甲亢的症状与中暑的表现很容易相互混淆。李教授介绍:“上周六,就有一位患者王女士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她在中午抽时间出门办事,外面呆了大概一个多小时,顶着太阳回来之后,她就感觉心慌、全身乏力。起初以为是天气太热中暑了,休息后仍然不见效果遂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甲亢复发了。”由于这些甲亢症状看起来都像是高温中暑,因此极易被混淆。李教授提醒大家,若出现出汗较多,并伴有心慌手抖、失眠、脾气烦躁、易饥多食但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他补充,甲亢病人一定要坚持正规治疗,长期服药定期复查。一般来说,在治疗减药阶段的患者,1月左右到医院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大小和心率等变化,以调整用药剂量。服用最小维持量的患者,3个月左右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即可。一般治疗一年到一年半就可以考虑停药。对于已经停药的患者,如又出现上述甲亢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以早诊断和治疗。避免过分的劳累和紧张,有助于预防甲亢复发。甲状腺肿大明显、抗体阳性、以前复发过的患者更易于复发。不恰当地减药停药、劳累、紧张和精神刺激是复发的危险因素。
在门诊中,甲亢病人就医时最常问的问题就与碘盐有关。“我可不可以吃碘盐?”“能不能吃海带和海鲜?”……更有曾经患甲亢的妇女在孕期和哺乳期仍然坚持低碘饮食。可以说,目前多数甲亢患者刻意拒绝加碘盐。
李教授表示,碘是身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主要用于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状腺激素对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所以,对于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和孕产妇甲亢患者,不应该刻意低碘饮食,以免缺碘影响胎儿智力发育。单纯的碘甲亢很少见。对于人群而言,突然增加碘的摄入量会一过性地增加甲亢的发病率,特别是在缺碘地区。但对于像上海这种非缺碘地区,碘摄入量的增加并不会明显增加甲亢的发病率,甲亢的发生更主要的原因是身体自身的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的。对于已经诊断的甲亢患者,适当地减少碘的摄入,食用低碘饮食,有助于疾病控制和预防复发,但并不是要求无碘饮食,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更有赖于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少过多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满足每日生理需求的碘营养不是甲亢的诱发和复发因素,已经控制的甲亢病人可以适当食用海产品,但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含量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