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都遭遇过这样的困扰:刷几下牙,嘴里涌出一股腥味;咬口苹果,发现上面有丝丝血迹……但多数人对此都不以为意,实际上,这很可能是患上了牙周病。日前,在奉贤区齐贤社区举办的第26期新民健康周周讲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祝茗教授提醒,临床上有些脑血栓正是由于牙周炎久拖未治而造成的,这是因为牙周组织、牙龈发炎时,牙周细菌所产生的酶能促使体内血栓形成,导致脑卒中。
祝茗教授表示,牙周炎会破坏口腔内的组织,并且病变部位存在大量的致病菌,如果通过血管进入血液,形成血栓,就可能引发脑血栓。“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牙周炎患者一定会得中风。这只是表明如果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血管危险因素,再加上牙周炎,就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若同时存在牙周病,也会增加患脑卒中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几率。对此,祝教授建议市民,每年应定期前往医院接受口腔检查,避免牙齿周围炎症对身体带来的健康隐患。
祝茗教授特别指出,脑卒中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时间就是大脑。一旦耽误了治疗“时间窗”,将面临高达30%的死亡率和70%的致残率。祝教授介绍,发病4.5小时内到达医院,采取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我国的溶栓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她认为,提高公众对于脑卒中急救常识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脑卒中发病突然,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可以为挽救患者赢得大量的抢救时间。祝教授表示,可以英语单词“FAST”来表示中风的常见症状,简单易记。学会识别就可完成对脑卒中的初步判断。“F指的是Face面部,可请患者露齿或微笑,若突发口角歪斜、面瘫就需引起警惕;A指的是Arm手臂,如果患者突发一侧上肢、下肢无力或瘫痪,半身麻木的情况也要加以重视;S指的是Speech语言,假如患者突发言语不能或不清,应及时就医;T指的是Time时间,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上述任何异常,应快速拨打120,立即将患者送往有溶栓资质的医院就诊。”祝教授强调,对待中风,哪怕症状很轻,都要警惕,不可掉以轻心。急性卒中的抢救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专家简介
祝茗 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专科临床工作,擅长脑血管病、癫痫、痴呆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治,对危重病人抢救及疑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在相关方面有论文发表。
市一北院专家(特需)门诊:周二全天,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