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野
袁宗达
  袁宗达

  或许是出生在农村的缘故吧,对于乡间和田野,我始终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怀念那无边的田野。到了收获的季节,随风摆动的谷穗将无边的田野涂抹得一片金黄,鸟雀们在其间欢快地鸣叫。老天爷仿佛知道农民收获的不易,每逢收割的那几天,天气总是晴好,到了稻麦进仓以后,总要下上几天小雨,那催人入梦的沙沙雨声,听上去是那么的舒适和温柔。

  高一那年暑假,我回老家探亲,住在大姐家里,大姐知道我喜欢吃土鲜,捡了几根玉米,放在土灶刚熄灭的火灰里烤。还没等玉米熟透,我就先扒出一根啃了起来。那可是真正的“有机食品”,虽然偶尔有几粒熟得不透,但那种喷香诱人的滋味,现在想来,依然满嘴生津。

  现在这一切只能成为思念了。生活在水泥森林中,间或有点绿化,也时刻担心被拥挤不堪的汽车碾压蹂躏。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田野在步步后退。曾几何时,到处可见成片的田野,已经被各种建筑和设施吞噬。回乡探亲,记忆中那无边的田野也被“生长”出来的村庄分割成片片“苗圃”。

  是的,随着现代化的飞速进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住得也越来越宽敞。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离开自然也越来越远。现在住在市区的孩子们,再也不企盼家长指点着天上的星星给他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了。因为现在城市的夜空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即使是在原来设置天文台的佘山,晴朗的夜晚也看不到几颗星星。

  但是,人类天性是离不开大自然的。人的生活越富裕,回归自然的心情也就越强烈。城里看不到自然风景了,就出去旅游,去看几天青山绿水,享受几天大自然的气息。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回顾这么多年来的发展足迹,经典作家的科学论断,是不是应该对我们有点启发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6珠海航展特别报道
   第A04版:2016珠海航展特别报道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2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广告
“禁烟牌”PK“烟灰缸”
空水澄鲜一色秋
穿越无人区
田野
日本女孩(中国画)
在挪威生二宝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田野 2016-11-01 2 2016年11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