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上海“谢幕”车迷
作为在F1和世界耐力锦标赛中都拥有丰富经验的车手,韦伯今年是第三年代表保时捷车队出战。从F1转战WEC,澳大利亚人在赛场所向披靡,2015年他带领车队以4场胜利,锁定了去年的年度冠军,其中也包括上海6小时赛的冠军。
今年,来上海前,韦伯所在的车队已经赢得了纽伯格林、墨西哥和美国站的胜利。在赛季还剩下两场比赛的情况下,他最终带领车队突破重重障碍再次赢得冠军。
将冠军作为临别的礼物,挥一挥手,在赛道留下关于他的传奇。上周,澳大利亚人宣布自己将在本赛季末从WEC退役。上海站也成为中国车迷最后一次见证韦伯赛道英姿的机会。
中国车队引人关注
“由力而起,因善而达”,昨天的比赛中,一辆车身写满中文字的蓝色赛车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WEC历史上的首支中国车队——华信-BaxiDCR。虽然排位赛失利,正赛中在LMP2组别末尾发车,但最终这支“中国制造”以该组第八名完成了比赛。
中国华信-BaxiDCR由中国华信主赞助,是该赛事第一支由中国企业投资运营、中国赛车手领衔的世界级赛车队。去年,中国华信-BaxiDCR在WEC上海站获得了LMP2组别第五名的好成绩。今年6月,中国华信-BaxiDCR跻身世界顶级赛场——勒芒24小时耐力赛,展示了中国赛车队的速度、耐力、挑战和激情。
从F1到A1,再到如今的WEC,作为车队的主力车手,华裔车手董荷斌的名字对于很多上海车迷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赛前,记者曾对话董荷斌,他坦言,自己对上赛场有着特殊的情结,“我是中国车手,每次驾驶着画有五星红旗的赛车在上赛场比赛,都会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而他也格外看好WEC的赛事前景,在他看来,随着赛车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人爱上这项比赛,“相比F1,WEC更接地气也更亲民有趣。”
打造另类精品赛事
世界耐力锦标赛是国际汽联旗下最顶级的汽车运动之一,全年一共9站比赛,上海站的比赛是倒数第二站。这也是上赛道连续第五年举办世界耐力锦标赛。
WEC最大的特色,就是其“马拉松”式的比赛时长。一场连续6个小时的赛事,除了考验赛车的耐久性外,车手的车技同样将受到技术和体力的考验。同时由于一辆赛车需要两到三名车手轮流驾驶,赛车的调教也颇有技术含量。赛事对整个车队的合作、策略都有着挑战。
自2012年成功举办至今,世界耐力锦标赛上海6小时赛已成为申城又一顶级精品赛事,前昨两天共计约55000人次观众来到现场观看比赛。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赛事在上海的知名度越来越响,赛事平台的价值也不断显现、日渐成熟。今年赛事期间,嘉定旅游局连续第三年和赛事联手打造“安亭赛车季”主题园并通过一系列现场观众互动体验项目,集中推广嘉定赛车旅游文化。正赛期间,一场以《中国赛车产业的春天》命题的媒体访谈也在赛场的空中餐厅内举行,各类赛车专业人士就中国汽车运动未来发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WEC上海6小时赛已经从一个单纯的赛事,逐步成为以赛事为核心,推动嘉定乃至上海旅游、休闲娱乐以及各类相关产业发展的大舞台,更是借助于中国车队的加入继续助力中国汽车运动的发展和成长。
相信随着世界耐力锦标赛上海站这样的国际赛车赛事不断精心的培育,赛事所承载的平台作用在未来将愈加显著。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