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西方关上大门”
英国《简氏海军评论》称,早在2014年初,乌克兰政府就宣布,因俄罗斯“侵占”克里米亚,乌克兰禁止向俄罗斯交付所有军需品。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表示,不再向俄罗斯出口任何武器,“尽管此举对公司造成损失,但也不会向对手供货,公司与俄罗斯的军技合作关系必须由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来决定”。
与此同时,乌克兰外长克里姆金呼吁美国和欧盟“对俄采取最严厉的武器禁运”。2014年8月,美国和欧盟启动大规模对俄行业制裁,与军事目的直接相关的商品及军民两用商品被列入禁运名单。俄联合飞机制造集团公司(OAK)一名代表承认:“整个西方对我们关上大门,技术、物资以及产品的禁运,使俄罗斯军品生产受到不小的影响。”
“万国造战机”倒了霉
在俄制出口型武器方面,受西方制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米格-29K/KUB舰载机,它是OAK下属米格公司在原有米格-29基础上专为印度海军研制的战机。2004年,米格公司就与印度国防部签署销售米格-29K/KUB舰载机的合同。据悉,“特供”印度的米格-29K采用大量西方机载电子设备,而为俄海军提供的自用型米格-29KR中,所有外国产品都被本国产品替换掉。
《简氏防务周刊》指出,就电子系统而言,印度购买的米格-29K/KUB形同“万国造”,像“萨基姆-95”卫星导航系统和头盔瞄准具来自法国,电子战吊舱来自以色列,机载通信设备、无线电高度计及雷达报警器由美国提供。另外,机载火控系统还兼容部分西方武器。由于西方集体禁运,米格-29K/KUB的武器电子系统集成很不完善,印度被迫直接从西方进口相关部件,在本国完成集成工作,可是他们的集成能力又不如俄罗斯工程师,结果影响到印军对米格-29K/KUB的使用。目前,印军现役米格-29K/KUB实际性能比预想的低了21%-47%。
“电子软肋”被拿捏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称,俄罗斯是全球少数具有完整军工体系的国家,似乎不怕西方军事禁运,但从过去俄罗斯进口西方武器的清单显示,在高档装备方面,俄罗斯对西方的依赖是相当大的。CNN披露,欧盟国家仅在2013年就向俄罗斯出口5.83亿美元的武器备件。
外界认为,西方禁止出售成套武器装备,或许对俄罗斯伤害不大,但在电子设备方面的禁运会让俄罗斯很“痛苦”。瑞典学者魏泽曼表示,军用电子系统是俄罗斯能够被西方拿捏的“软肋”,“今天,俄军工综合体仍在大量使用包括英特尔或AMD芯片在内的西方大规模集成电路,尽管俄罗斯制造了一些兼容西方系统的芯片,但工艺十分粗糙,这意味着俄军在通信和指挥系统等方面与西方有较大差距”。 赵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