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的是一些常规照料工作,主要是检测栽培基质的含水率、养分含量,灯光照射以及用注射器往基质推入空气。我们有一个仪器检测含水率,如果显示指数低,就说明需要给生菜浇水了。注入空气是为了让生菜的根部呼吸到新鲜空气,有利于植物的成长。我们就像是太空的“农民”,每天至少都要花10分钟的时间来照料生菜。
植物栽培是在我们进入组合体的第二天开始的,首先我们需要安装栽培装置,就像是搭积木一样,把装置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个白色箱体。
【航天员中心环控生保研究室副研究员王隆基解说:白色装置的固件是3D打印的,都是尼龙性材料。】
接着我们就会浇水、播种。在上天之前,有一部分种子已经放入白色的单元格里面,这些种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丸粒化种子。由于生菜的种子比芝麻粒还小,为了方便我们播种,专家们特意在外面做了一层包衣,使它和绿豆粒差不多大,方便直接手拿。
在天上播种的方式和地面不同,地面一般先播种后浇水,但我们带入太空的白色单元格是硬质材料,只有吸水软化后,种子才能放进去,所以我们是先浇水后播种。
在进入组合体的第五天早上,我们发现种子发芽了。
生菜进入成长期后,在光照的作用下,就开始变绿了。
我们第一次给生菜间苗和补水是播种后第六天。间苗那天,我和陈冬兄弟发现生菜长得特别新鲜,看着比地面的要绿一些。
我们间苗用的是镊子,主要是把长得相对差一些的生菜连根拔出来,在每个单元格里保留两棵菜苗。
过了3天后,我们开始了第二次间苗和浇水,这时每个单元格就只有一棵菜苗了。
有网友提问,在太空,生菜生长的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在这里,我要告诉这位网友,我们种植的生菜和地面是一样的,也是向上生长的,而且长得好像比地面更高一些。
【王隆基解说:虽然太空是失重环境,但是因为植物有趋光性,所以它依然是朝上长;同时植物还具有趋水、趋肥性,它的根部就会朝着富有水分和养分的基质生长。】
听说有网友很好奇,种出来的生菜能吃吗?
这次我们种的蔬菜是用来做实验的,暂时不食用。
【王隆基解说:这次是我国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暂时不让航天员食用。我们要把植物采样带回来,进行生物安全性检测,比如检测植物表面的微生物是否超标。只有检测合格后,我们才会在下次实验中考虑让航天员食用栽培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