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刷脸”
谈 璎
  ◆ 首席记者 谈 璎

  临近岁末,人们赶着出差和休假,外出时发现对着摄像头“刷脸”的地方越来越多了。不只是机场、火车站安检以及部分宾馆入住需要“刷脸”确认身份,不用卡和钱包就可以试着去支持“刷脸”服务的ATM取款、肯德基点餐,感受支付科技日新月异的步伐。

  “刷个脸”,钱就顺畅地花出去了,是不是有点担心?必须把风险降低到近乎零,背后需要高科技的支持。刷脸支付是基于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最新实现的新型支付方式。以支付宝为例,其人脸识别算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让计算机学习人的大脑,并通过海量人脸图像数据的不断训练,识别脸部的关键点,每次识别都会从人脸上提取600多个关键点,进行交叉验证和动态识别。从人脸识别的准确度看,能够远超人眼。

  专家介绍说,“刷脸支付”与普通的人脸识别应用场景相比更高的技术难度在于:首先,支付环节的应用对安全性要求更高,对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响应时间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果在支付环节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资金损失。其次,商用的真实应用场景复杂多变,白天和晚上的光线不同,对采集的图像质量会有影响,因为用户体型不同以及面对固定摄像头的角度和姿势各异,会进一步加大识别的难度。第三,在非本人使用的设备上如何精准确定本人,特别是精准识别长相相似的人防止误识别,防止各种人脸伪造冒用情况,难度都会比在自己手机上操作更大。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历来给人以稳健和保守的印象。其实,银行对新兴科技的开发和应用,并不比互联网企业逊色。招行是银行中第一个尝试“刷脸取款”的,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设有提供这项服务功能的ATM。用户取款时无须再插入实体银行卡,技术可以较好地抵御纸张照片、手机照片和视频以及面具的攻击。银行认为,与已有的“无卡取款”业务相比,“刷脸取款”进一步简化了用户的取款流程,无须事先通过手机银行进行预约,随时随地即刷即取。在安全性方面,“刷脸取款”拥有三层安全防护,包括人脸识别、手机号码验证、密码验证,这也就意味着“刷错脸”的风险大大降低。

  中国支付科技发展的速度太快了,从钱包里卡多钱少,到只需带手机出门,甚至刷刷脸就行。说不定哪天,钱包会真的消失,让小偷再也无计可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郊野大地
   第A0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聚焦·广告/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金融城
   第A1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A1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7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广告
   第A20版:艺术散页·广告/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摩登/新尚
   第A23版:家装专版
   第A24版:福彩专版
破发:除了转债还有次新股
耐心等待调整结束
重拳整治金融乱象贯穿始末
“刷脸”
新民晚报金融城A14“刷脸” 2017-12-16 2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