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证50指数上升,成份股变量趋势指标也是上升,显示市场的买意仍浓,可以支持股市持续上升。持筹者者可以继续留股票在手,在更高的价位才考虑抛出。
2、上证50指数上升,但成份股变量趋势指标却具有向下迹象。买意已经收敛,入市人士开始迟疑,以致成交量减少,大盘可能已经到顶,是卖出的信号。
3、上证50指数下跌,成份股变量趋势指标却增加,并不是一项好的征兆。市场人士在低价不惜大手卖出,信心转弱,暂时要看淡,仍未是买入的时间。
4、上证50指数下跌,成份股变量趋势却不跌,如此下来,抛售压力已经减少,大盘短期已经有到底迹象,可以考虑入市博反弹了。
这个理论最可取的地方就是在大盘升到疯狂的时候,这个指标指示我们在什么时间可能见顶。相反,在大盘跌到低位的时候,何时可能见底回升。只要肯花一段时间去分析,这个理论可以提供多一个指标让我们对股市走势看得更加清楚,再修订买卖策略。
当然,没有一个指标是绝对无瑕疵的,这个指标显示股市涨,成份股成交量也是上扬的话,股市向上动力会持续。但如果在牛市第三期,股票市场内人心疯狂,盲目地追逐股票,上证50指数成交量不断增加,但股市就在人们看好时,突然崩溃,事前毫无征兆。但“相反理论”却指出人人看好时,就是离市的信号,和成份股变量趋势指标颇为差异。各位看官要将上述两个理论比较,取两家所长,舍两者所短。陈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