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秋“中国书画、文房珍玩、古籍善本”拍卖会将于12月17日开槌~~~
2017年秋“中国书画、文房珍玩、古籍善本”拍卖会将于12月17日开槌~~~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7年秋“中国书画、文房珍玩、古籍善本”拍卖会将于12月17日开槌
丹青不老 海派名家作品值得关注
  在中国的绘画市场上,海派曾经一度成为“半壁江山”。早年,不少名家作品的价格,与北方的齐白石、李可染作品相差不大;在南方,与潘天寿作品的价格也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然而,当齐白石、李可染、潘天寿早已进入了“亿元俱乐部”,海派名家的作品价格依然没有很大的变化,其中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2017年12月17日下午13:00,由新民传媒及上海产权拍卖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在威海路755号2楼举行。此次全场拍卖标的共有378件,包括古籍217件、书画77件、杂项84件。其中不少海派名家的作品值得重点关注。

  大师虽逝去 风骨留人间

  ——刘旦宅《奔马图》赏析

  心目中的“神马”

  画马本是刘旦宅驾轻就熟的看家本领,但是每次创作奔马时,他都会仔细思考一番。刘旦宅曾经说过,现在把传统和创新对立起来,是不对的。传统的东西虽然源远流长,但不是遥远的过去,现在新的、好的,将来也就成为传统,就像现在的齐白石、黄宾虹,大家都在学他们,将来也就成为传统了。传统并不是几千年几百年不变的,而是不断有新的融入,逐步积累起来的。

  因而,在这幅《奔马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刘旦宅用简洁遒劲的勾勒准确地“写”出马的轮廓,形态的拿捏显得恰到好处;以干湿互见的笔墨皴擦出马的形体,马的色彩、肌肉,以及神态更是用“墨分五彩”的手法表现了出来,墨的浓、淡、焦、渴都在表现马的“神韵”。奔马突出其动势,肌肉的画法虽然稍显简略,看似寥寥几笔扫出,但繁简得宜,重点突出,使观者如闻奔马嘶鸣腾跃,轰然作响。

  刘旦宅曾经说过,中国绘画的确有着写实和写意两大类,一般理解是写实的比较工整,讲究形式;写意的比较粗犷,不拘形式。他指出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写意的不等于粗犷,粗犷的也不等于写意,“你看陈老莲画的就很工整,他的画是写意的;吴伟的画就比较粗犷,但他是写实的。写实的主要表现客观对象,而写意的则是通过客观事物来表现画家主观的、感受到的东西,抒发感情。古代画院的画家,多数是写实的,在野的画家,多数是写意的,像南唐徐熙,他就说自己的画野逸。”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刘旦宅对于奔马的处理上,与传统的写实画风有着很大的不同,更加凸显出其对于绘画的理解以及技法的娴熟运用,这样的奔马无疑尤具有张力,也更具有美感。

  豪放中的清劲书法

  在刘旦宅的绘画作品中,书法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著名画家江宏先生曾说,现存刘旦宅的书法作品里,很少见到篆书和隶书。在正楷、行书、草书之中,行书、草书应该适合刘旦宅的个性与情趣闻,但刘旦宅的行、草书中往往在不经意出现楷法,而且这种偶在行、草里露峥嵘的楷书笔法,力拔千钧,犹如定海神针般弹压了某些躁动。

  在江宏先生看来,刘旦宅的行书,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渊源,就是他深厚的“二王”功力,刘旦宅从王羲之里看颜字的腾挪,便是知根知底了,因此刘旦宅的行书颜体的张力在外,王字的秀逸是有力的意境支柱,豪放中的清劲是不言而喻的。再要向外延伸,只要合他的审美情趣,都可轻易得手。

  在这幅《奔马图》中,刘旦宅题跋: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神骓得遇英雄,惜其不终逢时之难也。故髻伤之。此上老杜真堪共死生同一慨矣。丁卯秋,刘旦宅并识。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这两句,写的是兵败后的项羽把乌骓送与他人,而乌骓马却依恋故主,故而“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这两句表达了对乌骓马今后状况的同情,是作者李贺代替马说出辛酸的话,充满着无限悲情。

  李贺以乌骓马自喻,名为咏马,实是写怀,借马发言。他以历史上的乌骓为主角,通过乌骓马的内心活动去表现它的际遇和周围复杂的环境。而通过刘旦宅的书法表现出来,无疑更具有冲击力。

  丹青不老 风骨永存

  刘旦宅画作神清、骨秀、质妍、味淡、境灵,既大气磅礴、气韵深沉,又冲和淡雅、精细入微,因其山水、花鸟、人物皆精,被已故国画大师陆俨少先生誉为全能画家。

  后人评价刘旦宅“他是一位真正的国画大家,国学底蕴深厚,饱览诗书,书法也写得很好。当下的国画界正需要这样一种学无止境的精神。而他为人的风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画坛后人学习和敬仰。”

  20年前,曹可凡因为《诗与画》的电视栏目认识了刘旦宅,并和刘旦宅成为忘年交。曹可凡表示,“刘旦宅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同时也非常钦佩谢稚柳、陆俨少、程十发等画家,尤其是程十发和他一样都是画人物见长,但我从来没有在他身上见过‘同行相轻’一说。他喜欢有风骨的人,欣赏有骨气的人,他本人又何尝不是有风骨的人物呢?”

  取法石涛 功力深厚

  ——唐云《山水》赏析

  在此次拍卖会上,有一幅海派名家唐云先生创作于1945年的设色山水画,格外引人注目。许多人知道唐云是画花鸟的,但他的山水画却另有一番风味。

  唐云的花鸟画精妙绝伦,他的山水画同样大气磅礡,气象不凡。此次拍卖会的这幅山水画中,画面绘山石嶙峋,茅屋几间,向远处望去,处海天一色,悠远寥廓。从绘画的风格来看,唐云的山水画带有浓厚的石涛笔意。石涛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清“四僧”画家之一,清初野逸派绘画的杰出代表,石涛也是唐云先生最为服膺的画家之一。

  唐云先生不仅学习石涛的绘画风格,家中同样收藏了多件石涛的绘画精品,朝夕悟对,自然对于石涛的神韵能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表现在这幅画中,不仅牢牢把握了石涛的笔墨特色,尤其是线条的运用,挺健有力,爽利潇洒,将山石轮廓的刚硬浑厚表露无遗。全画用浅绛设色,淡雅宁静,与画面所表现的意境相得益彰。

  在这幅唐云先生的山水画中,画家智慧地运用留白作为水域与天空,同时也使整幅画面虚实相生,全画在画家的精心构造之中,饱满丰富,笔墨俱佳,不愧是先生不可多得的山水画佳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郊野大地
   第A0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聚焦·广告/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金融城
   第A1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A1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7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广告
   第A20版:艺术散页·广告/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摩登/新尚
   第A23版:家装专版
   第A24版:福彩专版
丹青不老 海派名家作品值得关注
广告
新民晚报专版A21丹青不老 海派名家作品值得关注 2017-12-16 2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